9月30日,星光農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ST星農”)公告稱,近日,公司收到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9月27日,*ST星農公告稱公司更正了前期會計差錯,其中涉及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一季度、半年度財報中的合并資產負債表的相關科目,2023年度、2024年度財報中的合并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中的相關科目。
對于前期會計差錯原因,*ST星農解釋稱,2023年公司創新開拓農事服務,因業務運營經驗及過程管控機制存在不足,導致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出現了一定偏差。經公司自查,2023年度農事服務業務所涉及的公司客戶存在資金回流的情形,未實際進行采收業務,不具備商業實質,不滿足收入確定的條件。
值得關注的是,經濟導報記者梳理更正數據后發現,*ST星農此次調整的財務指標金額規模較大。其中,2023年度公司營業收入被調減6072.74萬元,該調減金額占當年原披露營業收入的比例高達19.69%。
面對如此嚴重的會計差錯問題,*ST星農的大股東似乎已提前預判到可能面臨的監管風險。在公告更正會計差錯的前三天(9月24日),持股5%以上股東李偉紅公布減持計劃:擬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3%的公司股份(原持有7.16%的股份)。這一“提前離場”的操作,引發市場和投資者高度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ST星農成立于2004年,注冊地址為浙江省湖州市和孚鎮星光大街,公司第一大股東為星光農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公司主要從事農業機械的研發、制造、銷售與服務。
公開財務資料顯示,*ST星農已連續五年虧損,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55億元,實現凈虧損0.44億元。根據最新的退市規則,若公司2025年繼續虧損或營收不足3億元,公司將面臨退市風險,未來能否“保殼”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而早在2025年8月13日,公司公告稱計劃以2941.40萬元的價格從中城汽車(山東)有限公司手中收購綠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下稱“綠脈汽車”)100%股權。值得注意的是,星光農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綠脈汽車法人代表同為何德軍。
而根據*ST星農披露的資料,綠脈汽車成立于2024年1月,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524.42萬元,實現凈利潤-385.73萬元。似乎收購該企業對改善上市公司經營狀況并無作用。
在*ST星農自身連續虧損、面臨退市風險的情況下,收購關聯方旗下業績虧損的新成立企業,該交易的合理性與必要性引發市場質疑,投資者對其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或“保殼造勢”的疑問持續發酵。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趙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