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大疆在官網提前公布“雙十一”促銷信息,多款產品價格直降數百至上千元。這一動作迅速引發行業震動,更觸發了“背刺消費者”的爭議——大疆設備向來以定價堅挺聞名,這般大幅度降價在其消費級產品線中實屬罕見。
降價策略背后,大疆正面臨來自影像設備賽道的多維圍攻。今年8月,長期盤踞運動相機領域的影石Insta360公測全景無人機“影翎A1”,直接切入大疆占據70%市場份額的無人機核心腹地;日前有消息稱,OPPO、小米等手機廠商也在內部立項手持智能影像設備,意圖攻入大疆的生態護城河。
一邊是傳統對手的向上突襲,一邊是手機巨頭的跨界夾擊——曾被譽為“電子茅臺”的無人機龍頭,多線作戰之下也放下了身段,揮動了“價格屠刀”。

大幅降價引發“背刺”爭議
“國慶前剛花4499元買的Osmo Pocket 3全能套裝,睡一覺就跌掉900元。”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表達不滿情緒。
10月8日,大疆把“雙十一預告價”掛到官網首頁。隨之而來的是,社交平臺上涌現出大量帶有#大疆背刺#標簽的帖子,“大疆預告降價已購買消費者退貨維權”的詞條也一度沖上了微博熱搜。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大疆本次降價涉及戶外電源、云臺相機、運動相機、手機穩定器、無線麥克風、無人機、掃地機器人等多款產品,降價幅度從200元至3000余元不等。
其中,長期備受消費者青睞的明星產品Osmo Pocket 3最高降價900元,運動相機Action 4最高降價1129元,手機穩定器Mobile 7P降價200元,無人機產品DJI Mavic 3 Pro直降3169元。
與市場預期中“以價換量”的消費熱情形成反差的是,社交平臺上率先涌現的并非“購買潮”,而是已購用戶的集體維權聲浪。大幅降價給消費者帶來較大的心理落差,尤其是那些為了國慶出游而原價購買產品的用戶感到非常不滿——此次降價的時間節點恰巧使他們錯過了“七天無理由退貨”的期限,導致其面臨“剛買即貶值”的尷尬處境。
經濟導報記者致電大疆官方客服獲悉,此次活動從10月9日零點開啟,10月14日24點準時關閉降價通道,“7天價保期內下單的用戶可退差價,但線下門店‘激活不退’的老規矩不變。”
針對旗下多款明星產品降價數百元的情況,大疆方面回應稱,本次價格調整是為“雙十一”制定的常規促銷安排。“為幫助消費者提前了解價格信息、更好地規劃購買決策,官方已通過相關渠道對此次調整進行了預告。”大疆方面解釋。
針對消費者密切關注的線上線下迥異的售后政策,經濟導報記者采訪了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孫宇昊律師。
“線上渠道普遍提供‘七天無理由退貨’及‘價保’服務,而線下渠道則普遍缺乏此類保障。”孫宇昊向經濟導報記者表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應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與公平交易權。線上線下服務的顯著差異,特別是當銷售人員作出不實承諾時,容易引發關于消費欺詐或服務標準不統一的法律爭議。品牌方對授權經銷商負有管理和監督的責任,若因經銷商的不當陳述引發群體性糾紛,品牌方可能需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清庫存之外,更瞄準生態入口
“在全球消費電子市場整體需求疲軟的背景下,降價是刺激消費最直接的手段。”天使投資人、資深人工智能專家郭濤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其實這也是必然的產品周期管理——以大疆明星產品Osmo Pocket 3為例,該產品上市至今已兩年,通常情況下正處于產品生命周期的中后期,降價可有效清理庫存,為新品上市鋪平道路。”

通過降價消化現有庫存,既能回籠資金支持新技術研發,也能為后續新品上市掃清市場障礙,這種“騰籠換鳥”的策略在消費電子行業并不鮮見。
“戶外電源、無線麥、掃地機這些‘外圍品類’正被影石、安克、石頭快速蠶食。大疆以母品牌溢價為依托直接壓價,把競爭對手的‘薄利區間’一次性擊穿,順帶為新品讓出價格梯度。”新聞時評人、眺遠咨詢董事長兼CEO高承遠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除清理庫存之外,此次降價還承載著更深的戰略意圖。“說白了,不是‘打不起’,而是在‘用毛利換時間’,提前卡位下一代用戶的第一個‘大疆生態硬件’。”高承遠如是說。
降價策略也在二手市場引發連鎖反應。經濟導報記者發現,某二手交易平臺出現了多條“Pocket 3全新未激活”的鏈接,價格比官方價格降低200元至400元不等——二次流通市場進一步拉低價格,或許正是大疆想要卻不愿明說的“二次傳播”效果。
面臨“雙向競爭”
把鏡頭拉遠,大疆此次揮動“價格屠刀”,并非無跡可尋。
近日,有市場消息稱,手機巨頭OPPO與vivo已先后在內部立項手持智能影像設備,定位手持云臺類產品,直接對標大疆現有產品線。該系列新品計劃于2026年發布,意味著手機廠商正將大疆的核心腹地視為“新戰場”。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5月發布Mavic 4 Pro無人機后,大疆的研發資源明顯向新品傾斜,Osmo系列的更新計劃尚未明確——其迭代的“靜默期”為降價策略埋下了伏筆。而降價節點恰好與OPPO、vivo手持影像項目的關鍵進展重疊,進一步凸顯其防御意圖。
除了應對手機廠商的跨界沖擊,大疆還需直面影石創新的正面競爭,這場“大象與獵豹”式的對決已日趨白熱化。

早在2019年,大疆便推出首款運動相機Osmo Action,切入影石優勢領域;今年7月,更發布全景相機Osmo 360,定價2999元,直接對標影石旗艦X5。而影石也早有布局,自2020年起便注冊多項無人機相關專利。在大疆發布Osmo 360同日,影石宣布X5降價500元;半月后,其全景無人機“影翎Antigravity A1”啟動公測,反向殺入大疆主導的無人機市場。
面對雙向夾擊,大疆正通過價格策略重構競爭格局。“大疆將入門款壓至成本線附近,實則是將飛行相機產品手機配件化,通過高頻次換新攤薄研發成本,再以高端Pro系列維持品牌高度。”國際注冊創新管理師盧克林向經濟導報記者分析指出,“影石也采取‘雙軌’策略:消費級降價沖量,專業級靠8K、Log模式等功能守住溢價。”
盧克林預測,影像賽道將加速分化:“低端競逐價格,中端拼算法與產品一體化,高端則靠生態構建。行業難以重回‘高價慢迭代’時代,取而代之的將是‘半代升級+訂閱服務’的常態化節奏。”
一度以技術壁壘構筑價格護城河的大疆,如今正主動將戰火引向價格地帶。這場罕見的全線降價,表面是清理庫存、應對圍攻的防御之舉,深層則釋放了行業從“技術驅動”邁向“生態與規模驅動”的關鍵信號。一個更龐大的消費級影像市場競爭新格局,已悄然拉開序幕。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石瀟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