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印象大紅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印象大紅袍”)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作為武夷山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旗下的文旅服務企業,公司憑借《印象·大紅袍》山水實景演出,要在港股闖出一個IPO。
九成收入來自演出
“印象”系列演出由張藝謀、王潮歌、樊躍聯手打造,包含《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印象·普陀》、《印象·武隆》、《印象·大紅袍》。
作為“印象”系列的大型戶外演出之一,《印象·大紅袍》自2010年3月29日開始首演。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2024年,印象大紅袍的標志性演出按票房收入計在國內所有的旅游山水實景演出中排名第三,在所有文旅演出中排名第十。
招股書顯示,《印象·大紅袍》演出擁有2099個座位,其中包含1521個普通座和578個VIP座;普通座售價為238元,VIP座售價為268元至688元。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印象·大紅袍》演出已超過6700場次。
財務資料顯示,印象大紅袍收入主要來自《印象·大紅袍》演出。
報告期(2022年至2024年度、2025年上半年)內,印象大紅袍分別實現收入6303.9萬元、1.44億元、1.37億元、5588.4萬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259.9萬元、4750.4萬元、4280.9萬元、677.5萬元。
報告期內,《印象·大紅袍》分別演出355場、567場、518場及214場,產生的收入分別為5760萬元、1.36億元、1.3億元、4910萬元,分別占公司總收入的91.4%、94.3%、94.6%、及87.8%。
印象大紅袍也在招股書中指出,公司依賴單一的《印象·大紅袍》演出存在較多風險,游客喜好的改變、武夷山吸引游客的能力、影響演出的事故、同業競爭都會使得公司經營面臨較大風險。
其他業務增長疲軟
除《印象·大紅袍》演出外,公司還經營印象文旅小鎮,包括武夷山茶博園4A級景區、印象建州美食主題街區、武夷茶研習社及坐落在武夷山度假區內的茶湯酒店。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其他業務表現并不樂觀。報告期內,茶湯酒店入住率一直不高,分別為10.2%、22.6%、21.8%及24.8%,這也導致茶湯酒店同期分別虧損650萬元、550萬元、620萬元、270萬元。同期,公司印象文旅小鎮業務毛利率一直下滑,分別為55.6%、59.1%、52.6%、40.3%。
為了豐富演出內容,2025年5月1日,印象大紅袍正式推出新演出《月映武夷》。不過,由于籌備及設置演出需要初期開支及為宣傳演出的大量營銷工作,《月映武夷》自首演以來一直是虧損狀態,截至2025年上半年虧損180萬元。
此外,招股書顯示,《月映武夷》的投資回報期約10年,盈虧平衡點預計在2028年前。公司稱無法保證《月映武夷》會收支平衡或獲利。倘若公司未能長遠改善《月映武夷》的虧損狀況,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趙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