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泰山瑞豹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的員工正在組裝碳纖維自行車。 李金鑫 攝 |
今年10月14日是第56個“世界標準日”。日前,德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標準化創新發展工作發布會,邀請市場監管局、工業和信息化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德州市標準化戰略實施和標準化創新發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德州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柴文剛在發布會上介紹,近年來,德州市深入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加快推動標準化創新發展,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深入謀劃標準化改革 完善標準化政策框架。德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標準化工作,先后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標準化創新發展的通知》《以標準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等文件,完善標準化創新發展政策體系。該市于去年12月召開全市標準化工作推進會議,部署全市標準化創新發展,促進標準化與德州市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層級的深度融合,全市標準化工作呈現出“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良好態勢。 完善標準化服務體系。該市邀請中國標準化協會理事長于欣麗在“德州大講堂”為領導干部和企業家作專題輔導,邀請來自國家智能制造標準化專家咨詢組、全國鑄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權威專家來德州市,開展各層次標準化專家行活動40余次。通過“面對面”“一對一”指導,幫助企業破解標準化難題。同時,主動加強與高端標準化服務機構的合作,培育壯大本土標準化服務機構,為推動標準化工作提供優質服務和有力支撐。 完善標準化激勵機制。為進一步調動社會主體參與標準化工作的積極性,德州市出臺完善標準化工作激勵政策,安排標準化獎勵資助專項經費,累計開展標準化獎勵資助5次,對積極參與標準化工作的各類主體發放獎勵近300萬元。 標準賦能可持續發展 標準制修訂數據“全線飄紅”。德州市企事業單位主導和參與標準制修訂數量快速增長,截至目前,全市共主導和參與制修訂各類標準1859項,其中ISO國際標準4項,國家標準519項、行業標準435項、省地方標準188項,團體標準713項,有效提升了德州市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話語權”。 標準制修訂質量“提檔升級”。近年來,德州市企業聚焦科技創新、綠色可持續發展,提升制修訂標準的“含新量”“含綠量”和“含金量”,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主導制定國家標準《半導體晶片近邊緣幾何形態評價第1部分:高度徑向二階導數法》;德州市企業參與產品能源消耗限額、產品碳足跡核算與報告等綠色低碳領域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60余項,為全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產業鏈發展“添柴加薪”。依托質量基礎設施(NQI)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積極服務全市標志性產業鏈和縣域特色產業鏈建設,加快推動自主技術向自主標準轉化,助力鏈主企業開展標準化試點、參與標準制修訂。邀請國家高端標準服務機構專家,針對寧津電梯、武城暖通空調產業的標準化問題進行會診,積極構建與產業鏈相適配的標準體系,助力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夯實標準化平臺基礎 推動標準化試點項目“星火燎原”。該市按照“選好一個試點、建立一個(標準)體系、形成一個龍頭、創立一個品牌、帶動一批產業”的工作思路,高質量完成國家、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75項,涵蓋高端裝備、智能制造、鄉村振興、政務服務等領域。山東小森精工機械有限公司印刷設備智能工廠標準應用試點作為我省8個試點項目之一,成功入選國家第二批智能制造標準應用試點項目。齊河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項目入選山東省2024年高水平標準化基礎項目。 建設標準化創新發展平臺。德州市積極推進標準化創新發展,由該市企業承擔的山東省食品共性技術標準創新平臺等4個項目入選山東省共性技術標準創新平臺,為德州市標準化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新申報省級中試基地、原創技術標準、標準創新型企業、山東省技術標準創新中心、省級標準驗證點等各類標準化創新項目17個。齊河縣行政審批服務局獲評中國標準化協會頒發的“AA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證書”,成為全國行政審批領域唯一一家通過認證的單位。 打造標準化創新發展“雁陣”。該市積極支持行業領軍企業趕超國際同行業先進水平,形成了以山東有研、泰山體育、通裕重工和恒力電機等龍頭企業為代表的“第一梯隊”,發揮其領頭雁作用,帶動產業鏈重點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等潛力企業為主力的“生力軍”,形成德州市標準化創新發展的“雁陣”格局。泰山體育先后參與完成3項ISO國際標準制修訂,入選山東省標準創新型企業,其標準化工作經驗被央視《焦點訪談》專題報道。通過標準提升引領產業升級,該市競技體育裝備、功能糖等產業入選“中國有影響力的城市產業名片”。 (譚濤 王美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