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經濟正成為撬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而藍色金融作為激活這片“藍色領域”的關鍵杠桿,其如何精準滴灌、高效賦能,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近日,“第二屆藍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論壇暨第十一屆公司金融論壇”在山東工商學院舉辦,來自20余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聚焦AI賦能、金融創新與服務高質量發展等議題,深入探討藍色金融與公司金融的融合路徑,為海洋產業轉型升級與藍色經濟可持續發展探尋可行路徑、凝聚行業共識。

標準先行:地方目錄探路,全國框架呼之欲出
“山東作為海洋大省,海洋資源得天獨厚,海洋經濟在全省經濟格局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發展藍色金融對于全省促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建設海洋經濟強省、服務海洋強國戰略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金融研究處處長、山東省金融學會秘書長鄭錄軍表示,山東藍色金融發展態勢良好,2024年威海、煙臺先后發布基于當地特色的《藍色產業可持續投融資支持目錄》,對于明確藍色金融覆蓋范圍,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持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金融研究處處長、山東省金融學會秘書長鄭錄軍
鄭錄軍透露,在地方藍色金融標準基礎上,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正根據總行工作部署,與相關機構合作,依據《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探索制定專屬于海洋經濟的藍色金融支持活動目錄。
“建立一套藍色產業和經濟活動的界定標準,是發展藍色金融的第一步!北本┚G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教授、副院長白韞雯表示,這個標準可以幫助明確藍色產業發展的重點,能夠降低金融部門識別這些項目或經濟活動的成本,實現藍色金融的資源配置。
同時,政府部門可以根據標準或目錄結合所在區域的藍色產業發展重點,編制“藍色金融項目庫”,推動銀企對接。企業也可以從中挖掘相應技術,并以此推動自身的可持續性發展。
因此,白韞雯認為,藍色金融的進一步發展需要更完善的支撐體系,“希望能盡快出臺全國的藍色金融標準,在這個標準上,地方可以構建地方性的藍色金融項目庫,為金融機構在接下來發放藍色貸款、支持各個主體發行藍色債券提供相應的指引和參考”。
價值轉化:藍色金融撬動海洋資源
“藍色金融可以實現價格發現的功能,它提供了碳匯、氣候調節、景觀等豐富的生態產品,這些生態產品的價值如何實現?這可能是未來發展的主要增長點!敝袊Q蟠髮W經濟學院教授趙艷平表示。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山東在藍色金融領域已經做了諸多嘗試,如我國首只藍色債券由青島水務集團于2020年成功發行,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海水淡化項目建設,截至今年6月,山東已發行藍色債券6只,發行數量居全國首位;煙臺成立了全國首家以海洋保險為特色的全國性海洋財產保險公司,設立了山東省海洋產權交易中心;威海乳山正式獲批成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金融助力鄉村振興”項目國內首個合作示范區,為牡蠣產業發展提供了融資支持,促進牡蠣海洋固碳價值實現等。
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教授、副院長白韞雯
白韞雯表示,長島農商行首創的“金融+生態修復+碳匯”模式,主要以海草床、海藻場形成的固碳量為基礎!昂2荽、海藻場是國際上公認的兩類能夠產生豐富碳匯的生態系統,將這兩個生態系統產生的碳匯遠期收益權作為質押,幫助生態修復項目獲得融資,這種方式把藍碳資源轉換為了金融資產,拓展了碳匯價值的變現渠道!
生態支撐:完善金融服務體系與信披制度
不過,參會專家也表示,要想持續優化涉海金融資源配置、推動海洋產業綠色低碳轉型,仍需要在多方面下功夫。
“有條件的地方可設立專門的海洋經濟擔保公司,專門用于海洋經濟領域企業的擔保業務!编嶄涇姳硎,可以通過相關舉措加大力度支持保險機構、金融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和商業保理公司等涉海金融服務機構在山東集聚,加快形成具有競爭力的航運金融服務體系。
鄭錄軍還建議,可以探索通過設立專項財政預算、整合涉海專項資金、爭取中央財政對地方海洋產業引導基金的支持等方式,引導各級政府增加引導基金資金來源,在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領域探索設立全生命周期服務的引導基金。
白韞雯則表示,加強金融機構和企業準確、完整地進行信息披露也尤為重要,“這一方面增強了市場的開放性和透明度,同時也讓投資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被投企業、合作金融機構在ESG方面的表現,降低信息不對稱,增強投資者的信心。”
據悉,去年4月份,上海、北京、深圳三大證券交易所已正式發布《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其中在環境信息披露的章節首次對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提出了具體的披露要求,這也標志著我國在生物多樣性信息披露要求上逐漸提上議程。
與會專家均認為,藍色金融的發展需政府、市場、科技三方協同推進,通過標準制定、生態價值實現、信息披露機制建設等工作的不斷完善,推動藍色金融與海洋經濟深度融合,為海洋強國戰略提供堅實支撐。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荊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