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臺護眼燈,官方旗艦店是417元,而在李佳琦的直播間中,其券后價格為421元,反而更貴了;
一款電褥子,官方價為82.93元,在李佳琦直播間中疊加各種券,最后的成交價為132.65元;
……
今年“雙十一”已經打響,曾經的“美妝一哥”李佳琦口碑面臨“崩塌”。在社交平臺上,網友們給其貼上了“不再便宜”的標簽。
同時,該直播間還出現了“預付比現貨還貴”的情況。有網友發現,辛苦湊紅包、集優惠券的駱駝羽絨服預付訂單,居然比直接購買還要貴。
有消費者總結稱:“如今的李佳琦直播間變了,比價比不過,還容易背刺消費者,沒必要再蹲了。”還有美妝產品忠實消費者稱:“之前折扣力度確實很大,產品質量也有保證,但今年體感比較差。“
截至發稿前,黑貓平臺關聯“李佳琦”的投訴量高達19774條,與之相比的是,交個朋友、賈乃亮、蜜蜂驚喜社等一線直播間,投訴量均在幾百或一千多條。
網友比價,不再便宜
今年“雙十一”提前打響,各大平臺及頭部主播打得熱火朝天。數據顯示,天貓雙11大促首日,李佳琦直播間雙11首小時加購GMV同比保持增長,美妝、母嬰、時尚、食品等細分品類增長顯著。大促首日,39個產品銷量超10萬件,其中超六成產品為美妝。
然而,在光鮮亮麗的數據背后,李佳琦口碑卻面臨“崩塌”,“價格不再便宜”的標簽再次被貼上。
早在“618”預售時,就有多位網友在社交平臺發文稱被李佳琦“價格背刺”:聽研建構套組直播間價格比正常購買還要貴;可復美套裝比去年同期貴100元、BOBBI BROWN卸妝油貴近40元。

這種情況到了“雙十一”仍被延續。
不同消費者列舉了很多案例:
比如一款護眼燈,用券后價格為421元,而官方旗艦店為417元;
電褥子售價132.65元,官方券后定價為82.93元;
羽金鎏金面霜李佳琦直播間售價301.94元,另一達人直播間僅258.69元,兩者相差14.3%;
理膚泉面膜李佳琦直播間售價170.67元,其他達人為160.68元,李佳琦貴了5.9%;
……

另一方面,消費者維權平臺黑貓投訴和小紅書上同樣充斥著大量消費者對李佳琦的“質疑”。
截至發稿前,黑貓平臺關聯“李佳琦”的投訴量高達19774條。對比來看,董宇輝為65條,辛巴為1344條,交個朋友、賈乃亮、蜜蜂驚喜社等投訴量在幾百或一千多條不等,李佳琦投訴量明顯高于其他主播或直播間。

有消費者在黑貓平臺指出,在李佳琦“雙十一”直播間付的德施曼Q5FPRO定金,官方立減金額應該是440元,付完尾款卻變成了346元,其他用戶仍為440元;
還有消費者稱,在其直播間買了兩套理膚泉面膜,結算顯示券后價為339元,實際支付卻為528元,差額近200元,”參加“雙十一”活動多年,第一次碰到尾款和實際不一致”。
小紅書上“李佳琦直播間售后真差勁嗎”相關筆記超17萬篇、“李佳琦直播間產品質量差”相關筆記更是高達59萬篇。以上種種不難看出,李佳琦直播間亟待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預售比現貨更貴?
“雙十一”期間,李佳琦直播間還出現了“預付訂單比現貨還貴”的情況。正常而言,產品在“雙十一”期間多采用預付訂單形式,即消費者先支付定金,后期支付尾款組成完整訂單。
消費者徐女士表示,提前在直播間蹲守付定金搶購預售商品,本以為預售會比現貨優惠,付完尾款后卻發現實付款均高于現貨價格,部分差價達50-60元,其中一款面膜預售實付308元,現貨僅291元,差價17元。
這樣的情況也并非偶然。有網友表示,在李佳琦直播間辛苦湊紅包、集優惠券的駱駝羽絨服預付訂單價格居然比直接購買還要貴;再比如美妝節搶的自然堂面膜預售價為121.26元,官方旗艦店正常購買僅需102.49元;還有其此前帶貨的珀萊雅面膜預售價為414.22元,官方旗艦店同款僅384.62元。

此類預售價高于現貨價引發了不小爭議。
一度有消息稱李佳琦一晚被退貨8億元。對此,李佳琦在直播中回應稱,自己雖發了不少紅包,即便消費者不買也沒關系,就當今年“雙十一”沒做。關于他一晚上被退貨多少金額等說法,都是假的,讓網友不必為他難過。
同時,就部分產品預售價高于現貨價問題,美腕官方客服回應《BUG》欄目稱:“請參考具體規則,以產品明細為準。”
有消費者向《BUG》欄目表示:“感覺李佳琦現在比價也比不過,還容易背刺,明年沒必要再蹲直播間買了。”另有美妝產品忠實消費者稱:“之前李佳琦折扣力度確實很大,產品質量也有保證,但近幾年體驗比較差,只有個別產品才會選擇他的直播間了。“
還有消費者解釋:“規則一年比一年復雜,折扣力度也在變小,今年研究了幾個小時也沒看懂,還不如去官方旗艦店買。”
產業分析師張書樂表示,李佳琦“不再便宜”,本身就是網紅直播帶貨“全網最低價”神話破滅后的一個折射,頂流網紅帶貨的渠道議價能力已經縮水,而坑位費、銷售提成之類的渠道“過路費”依然居高不下,必然讓消費者為“差價”買單。
“李佳琦在口紅品類上具有號召力,但在美妝以外品類上,其“鑒寶”能力未必強,于是消費者的選擇也就顯而易見了。”他說。
中國商業聯合會直播電商委副會長、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預售模式對于商家和部分消費者來說,依然有其存在的價值。預售制相當于一個“蓄水池”,鎖定了訂單,即鎖定了用戶購買力及產能預測,幫助確定市場份額、回籠資金。其實對預售的討伐,已經屢見不鮮,特別是“雙十一”“618”這些大促。等待時長關乎消費者購物體驗,預售商品要確保消費者的知情權。消費者下單預售商品前,一定要關注預售數量和時長,一般在商品詳情頁上有明確提示。(張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