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價格上漲,出口管制政策收緊,稀土永磁板塊迎來利好。
10月26日,正海磁材(300224.SZ)公告稱,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為19.16億元,同比增長50.7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5億元,同比增長189.72%。年初至報告期末,營業收入為49.73億元,同比增長30.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28億元,同比增長20.46%。主要系報告期內主營業務銷量增加、稀土價格上漲所致。
業績高增的核心驅動力來自產品銷量的大幅提升。正海磁材表示,公司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銷量同比增長超過40%,主要應用領域汽車市場銷量同比增長超過60%。特別是海外市場業務回暖顯著,出口收入環比增長超過130%。此外,公司積極拓展具身智能機器人、低空飛行器等新興市場,已陸續實現小批量交付。
公開資料顯示,正海磁材成立于2000年,2011年創業板上市,是國內首家致力于高端稀土永磁材料及元器件研發和制造的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綜合實力列全球業界第一梯隊。 其產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節能化和智能化等“三能”高端應用領域,包括節能與新能源汽車、EPS等汽車電氣化產品、變頻空調、風力發電、工業自動化、智能消費電子和節能電梯等領域。2024年,全球每銷售3輛汽車就有1輛裝載正海磁鋼,每銷售3臺空調就有1臺裝載正海磁鋼,其主要裝配于汽車的驅動電機和空調的壓縮機。
中信證券研報分析認為,作為全球高性能釹鐵硼龍頭企業之一,正海磁材深度綁定汽車、家電等下游頭部客戶,前瞻布局人形機器人市場,基于未來稀土供需逐步趨緊的預期,預計稀土價格中樞有望抬升,正海磁材南通基地產能利用率有望逐步提高,出口許可證穩定獲批下,海外訂單有望高增。
過去兩年,國內稀土價格低位運行,正海磁材依托自主研發的“正海無氧工藝”、重稀土擴散技術、細晶技術三大核心技術,實現了產品性能與成本控制的雙重突破,有效對沖了稀土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成本壓力。今年以來,稀土價格有所上漲,資源漲價產業鏈具備傳導能力,而且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高,對最高性能稀土永磁的需求持續增長,正海磁材有望受益。
近期A股稀土永磁板塊迎來逆勢爆發,本月以來包鋼股份競價漲停,新萊福、惠城環保等9只龍頭股漲幅超過10%。這場暴漲的背后,是稀土精礦價格上調37%、出口管制政策收緊、三季報業績預增三重利好的集中釋放。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