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當新石器無人車創始人兼CEO余恩源向人解釋“無人配送車”時,得到的往往是困惑的眼神。如今,這家公司已悄然成長為行業獨角獸,它的L4級自動駕駛無人物流車(RoboVan)的累計交付已超過1萬臺。
近日,新石器宣布完成逾6億美元D輪融資。以金額計算,本輪融資是迄今為止中國自動駕駛領域最大的一筆私募融資,也是今年內中國私募領域最大的融資之一。這也向外界發出了一個強烈信號:無人配送行業正從研發測試階段,邁入大規模商業化的拐點。

投資方陸續入局
新石器無人車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全棧式自動駕駛科技公司,定位為移動智能終端,專注于無人駕駛技術的創新和商業化落地。公司已獲得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稱號,并建立了萬臺產能的無人車智造工廠。
新石器這輪逾6億美元D輪融資,由阿聯酋磊石資本(Stone Venture)領投,并由高成投資、信宸資本(中信資本旗下私募股權投資業務)、鼎暉VGC、朝希資本、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北京AI基金)及某大型互聯網公司重磅聯合領投。
本輪重要的投資人還包括君聯資本、高榕創投、善水資本(Templewater)、恒旭資本、亦莊科創二期基金(北京科創亦莊直投基金)、華泰天府數智基金等,云啟資本等老股東也持續加注,高鵠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
新石器官方宣稱,本輪融資將幫助夯實提升新石器在無人城配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加速無人車規;虡I應用的步伐,以滿足持續增長的國內外城配市場的需求。
在今年2月,新石器無人車宣布完成10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該輪由多家物流巨頭和中金資本、漳江基金、合創資本等財務投資人共同加持。
龐大投資方的陸續入局,不僅是對無人配送賽道前景的看好,更印證了新石器在該領域的技術壁壘與可規;纳虡I模型,已成為資本市場眼中的優質標的。
據了解,新石器無人車長期專注于將L4級無人駕駛應用于物流場景,尤其是城市配送場景。它與RoboTaxi類似,在行業中通常被稱作RoboVan。相較于RoboTaxi,RoboVan具有更大的市場規模和更復雜的場景。
憑借持續的研發投入和產品迭代,新石器在2021年成為國內第一家獲得公開道路牌照的RoboVan企業,也開啟了RoboVan在公開道路商業化運營的先河。
公司至今已累計發布3款無人車——X3、X6和X12,分別對應3m³、6m³和12m³的裝載能力,全面覆蓋從三輪車到面包車再到輕卡的無人化升級,在快遞場景之外,生鮮、冷鏈、商超、快運等場景也在快速完成驗證。
大規模商業化加速落地
今年9月23日,新石器無人車宣布第10000臺整車正式下線交付,標志著無人配送行業實現了從技術驗證邁向大規模商業化落地的重大跨越,也意味著L4級自動駕駛迎來了首個井噴式增長的賽道。

據了解,公路物流是中國物流體系最主要的組成部分,覆蓋包括三輪車、面包車、卡車等海量車型。長期以來,物流行業受制于場景碎片化、車輛使用效率低下等行業痛點,亟待新的效率工具實現破局。于是,無人配送車應運而生。
截至目前,新石器已成為順豐、京東、中國郵政等直營快遞企業在無人車領域的最大供應商。在中通、圓通、申通等國內領先的加盟系快遞集團中,新石器成為唯一獲得各家集團總部認證官方供應商和支持的無人車企業。
和融資消息一同宣布的,還有新石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的進展:其自主研發的L4級無圖自動駕駛技術方案已開始商業化交付,并在小范圍應用。
無圖技術的核心價值在于運營的靈活性。依賴高精地圖,無人車只能做固定的“計劃性物流”,因為新增路線需要提前采圖、制圖,流程僵化;而率先實現無圖方案落地,意味著不受限制,能部署全球全地域全時段各種物流場景。
新石器展現出的無圖能力,可能也是除了資本之外,客戶端認可的核心因素。反映在市場層面,據余恩源透露,新石器現在每個月交付2000多臺車,公司單月交付量正努力朝3000臺車挺進,這在L4級自動駕駛的賽道里,是第一個開始井噴式發展的。
依靠無圖技術在全球化方面的獨特優勢,新石器也在加速海外市場布局。今年10月14日,新石器與阿聯酋國有AI科技公司K2集團在迪拜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攜手加速自動駕駛技術在中東地區尤其是阿聯酋的落地應用。
此外,余恩源透露,公司已在韓國簽約,并計劃從今年底開始,在東北亞、東南亞、歐洲和中國香港等地建立樣板間。明年,中東會率先起量,同時預計會有兩三個海外地區達到百臺規模。“我們的長期目標是,到2027年實現海外市場5000到10000臺的年銷量!
新石器是否有IPO計劃?小B(中小企業)客戶主要集中在哪些細分場景?未來是否考慮海外建廠?針對相關問題,經濟導報記者向公司發送采訪函,但截至發稿,對方并未予以回復。
產業爆發在即
與許多擁有光鮮技術背景的創始人不同,余恩源的履歷很“接地氣”。創立新石器前,他當過快遞員、研發過巴槍(快遞業的一種數據采集終端),發明過快遞柜,還嘗試過用無人機送貨。這些經歷不僅讓他吃透物流痛點,更讓新石器走出了獨有的路徑。
這條路線最引人注目的一步,是主動擺脫對大型企業客戶的依賴。在許多同行仍在快遞物流行業激烈內卷時,新石器的戰略重心悄然轉向了更廣闊的小B市場。
“只有服務更廣闊、更多元的場景,我們的價值才能最大化!庇喽髟幢硎,目前新石器每月約2000臺的交付量中,來自小B客戶的訂單已占半壁江山,他們的目標是在明年將這一比例提升至70%—80%。
新石器無人車首席財務官李子夷在媒體溝通會上表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已實現連續單月盈利,預計明年將實現全面盈利。之所以進行大規模融資,是因為公司判斷行業正從“0到1”邁入“1到100”的超高速增長階段,必須儲備充足的“彈藥”來抓住這個窗口期。
值得一提的是,無人車配送賽道也早已不缺大型互聯網公司的身影。據不完全梳理,阿里巴巴旗下菜鳥2015年便開始研發無人派送車;京東物流也于2016年開始部署無人配送車。
與此同時,就在今年10月,另一家無人配送車企業九識智能也官宣完成B4輪1億美元融資,領投方為螞蟻集團。
在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投資部副主任袁帥看來,無人配送行業在未來3—5年預計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市場的初步認可,大量資本和企業會涌入,推動行業規模迅速擴張。而無圖技術的商業化落地將重塑行業技術競爭格局,那些率先掌握并應用無圖技術的企業將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能夠更快地拓展市場,獲得更多客戶。
眺遠咨詢董事長兼CEO高承遠也認為,無圖方案把地圖成本降到零,車輛隨到隨跑,網絡效應瞬間放大。今明兩年,頭部公司會把預算轉投端到端AI和車規級冗余硬件,行業競爭從“誰圖多”變成“誰數據多、誰ODD(設計運行域)擴張快”,格局將重新洗牌。
七年時間的深度沉淀,讓新石器完成了從“無人問津”到“資本爭搶”的蛻變,也推動無人配送領域從技術孤立的狀態,走向生態協同繁榮的新階段。
這既是新石器自身“從0到1”打破困局的有力證明,也映照出中國無人配送行業從無序生長到有序發展的整體軌跡。而一場圍繞效率與耐力的全新長跑,才剛剛開啟。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于婉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