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保溫壺,為何能成為爆款?今年京東11.11,京東獨家專供的“富光內外純鈦2L保溫壺”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首發28小時銷量突破1000只,刷新了京東保溫壺品類的首發銷量紀錄。

這一成績的背后,是京東憑借“超級供應鏈”能力,將小眾高端的“鈦”金屬成功推向大眾市場,實現消費者、品牌與平臺多方共贏的產業革新實踐。
近日,經濟導報記者走進安徽省富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富光實業”),探尋京東與富光聯手打造爆款 “流水線” 的深層邏輯。
有溫度,更有“鈦”度
鈦,位列元素周期表第22位,是一種銀灰色金屬,兼具耐腐蝕、延展性強、質硬質輕、熔點高等特性,曾被廣泛應用于航天領域。作為親生物金屬,鈦在醫療領域亦應用廣泛。隨著鈦金屬民用化進程加速,鈦杯等制品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
然而,鈦制品的普及并非一帆風順。長期以來,受限于高昂的造價與復雜的加工工藝,鈦制品僅能被小部分消費群體享用。如何讓優質的鈦制品惠及更多消費者,成為富光實業等行業頭部企業的重要課題。

憑借敏銳的行業洞察力,在富光實業創始人、董事長吳秀杰的帶領下,富光率先啟動高品質純鈦保溫杯研發項目,成為將航天級鈦金屬應用于民用杯壺產品的開拓者。談及布局鈦制品領域的初衷,吳秀杰董事長坦言:“鈦類產品在民用領域潛力巨大,我們預判這將是未來消費的重要趨勢!
作為行業領軍企業,富光始終秉持敢為人先的精神。吳秀董事長杰堅信,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形象是制造型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早在10年前,富光就啟動了純鈦保溫杯研發工作,2018年,首條鈦杯生產線正式投產。2024年,為滿足新興鈦杯壺市場需求,公司規劃建設鈦杯工業集中區新生產基地220畝、年產2000萬只的不銹鋼(含鈦)杯壺生產線! 富光實業鈦事業部總經理高響介紹道。
平臺引流,供給側升級
一杯一壺,雖看似平凡,卻與億萬消費者的日常健康和生活品質息息相關。京東與富光攜手打造爆款的歷程,也揭示了京東“超級供應鏈”助力品牌 “推新打爆” 的可復制模式。這一模式在今年京東11.11期間得到了充分驗證。京東“超級供應鏈”正成為驅動品牌增長、引領品質消費新時代的確定性力量。
京東杯壺行業負責人尹佳琳向經濟導報記者介紹,富光實業與京東的合作始于2014年。從入駐初期三年銷售額破億,到2019年登頂類目第一并蟬聯至今,雙方已建立起深度互信的戰略伙伴關系。截至目前,雙方已成功打造近20款京東專供產品,涵蓋保溫壺、保溫杯、玻璃杯等多個品類,其中多款為鈦制水具。
尹佳琳表示,基于京東海量消費數據,雙方精準定位目標消費群體,合作打造差異化的鈦杯產品矩陣,推出定價169元的富光純鈦保溫杯與定價99元的富光TiYoung純鈦保溫杯,分別面向大眾市場與年輕消費群體。
近兩年,國內鈦杯的價格帶顯著拓寬。鈦杯壺價格從過去單一的千元級發展為覆蓋百元至千元不同層級,這背后是工藝迭代和成本的優化,核心是為滿足消費者對健康杯壺的多元化需求。

“成本控制是制造業的永恒命題,富光實業作為全產業鏈企業,從源頭到終端的各個環節都能實現成本自主可控! 吳秀杰董事長向經濟導報記者介紹,例如公司采用先進的自動化生產線,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如今,富光實業已成為擁有10余項鈦產品生產工藝和7項核心技術的研發型企業,具備鈦杯(壺)全制程自主生產制造能力,規劃年產能達千萬只。作為率先將鈦材料創新應用于杯壺領域的企業,富光還主持編制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鈦杯》行業標準,成為行業內的重要參考典范。
C2M賦能 從 “采爆品” 到 “產爆品”
如果說鈦材質是破局的關鍵,那么C2M(Customer to Manufacturer,消費者直連制造商)模式就是實現突破的核心引擎。
據介紹,C2M模式強調消費者與工廠的直接連接,通過互聯網整合需求數據并直接生成訂單,跳過品牌商、代理商等中間環節,降低成本,實現制造商與消費者的雙贏。其核心在于通過互聯網搜集、整合消費者信息,分析需求后生成直達工廠的訂單,實現供需精準匹配。
數據賦能是實體企業與互聯網平臺合作的關鍵;诰〇|的海量數據和對消費趨勢的敏銳洞察,富光實業能夠精準定位目標群體的用戶畫像,并根據 “畫像” 設計、研發或改進新產品。這種 “反向定制” 模式極大降低了新品的試錯成本。

尹佳琳以爆款2L純鈦保溫壺的誕生為例進行說明。該產品的研發并非始于工廠生產線,而是源于京東平臺上的十萬條用戶評論。京東將用戶需求痛點與富光的鈦加工技術相結合,通過“獨家共建模式”承諾降低生產風險,最終實現399元的親民定價。這種“數據指引、生產跟進”的模式,使新品研發周期從180天壓縮至45天。
“在未引入大數據前,我們推出10款產品,成功概率約為40%—50%。采用反向定制模式后,產品成功率顯著提升,10款產品中約7—8款能獲得市場認可。公司此前一款通過反向定制打造的壺,年銷量達200萬只。” 富光實業電商總經理方大力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傳統采銷模式是‘采爆品’,即跟隨行業熱銷產品布局,搶占部分市場份額。而現在的“超級供應鏈”合作,深入到用戶需求與供應鏈頂端! 尹佳琳解釋道,“我們從源頭創造爆品,這與以往有本質區別,F在我們是在創造新的賽道和趨勢,在這一過程中,優先選擇行業供應鏈實力最強的品牌。這對富光而言,一方面可以創造新趨勢,激發用戶潛在需求;另一方面,富光作為行業風向標,會帶動更多新銳品牌跟進,從而形成新的需求趨勢。這是最大的創新與優勢。”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