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
肩/背/腰/腿疼了很久
針灸、推拿、理療做了個遍
疼痛卻沒有根本消除
或是長時間久坐后全身僵硬不舒服
“葛優躺”后頸肩腰腿哪哪都難受
……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徐先生(化名)就遇到了類似困擾。他因健身不當導致肩關節損傷,先后接受針灸、推拿等治療十幾天,疼痛始終沒有緩解,后慕名來到山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濟南市醫療衛生行業高層次人才、濟南市青年名中醫、康復醫學科主任路亮詳細為其檢查后診斷為“筋傷”并誘發肩胛移位,隨后進行了犟筋療法精準定位和系統治療。
第一次治療后,徐先生感到疼痛明顯減輕,犟筋療法的神奇之處在于,每次治療都能帶來不同的改善,效果一次比一次好,經過三次治療,徐先生的疼痛就完全消失,現已恢復了正常工作和生活。
身體里還有一張網:經絡系統
在我們的身體里,除了熟悉的骨骼、肌肉和關節,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系統——經絡。它像一張網,遍布全身,連接各個部位,同時維持著身體的力學平衡和氣血通暢,是保障正常的功能和運動的關鍵。如果經絡出現“僵硬”或“粘連”,就會打破這種平衡,氣血流通受阻,從而引發各種不適和疼痛。
不通則痛,光緩解癥狀還不夠
“像徐先生這樣,經過很多次治療仍效果不明顯的患者非常常見。很多膝關節痛、踝關節扭傷、肩周炎等頸肩腰腿疼痛的患者,甚至檢查無異常但全身不適的人,做了很多次針灸、推拿等治療,卻總是不見好,這是因為常規治療只能暫時緩解表面癥狀,并未從根本上處理病灶”,路主任介紹道:“犟筋療法不同于單一手段,它是一個完整的治療體系。首先通過精準手法松解肌肉痙攣和筋膜粘連,舒緩筋結;再配合針刺、推拿或康復訓練等技術疏通氣血、消除炎癥,從根源緩解疼痛。它強調整體調理,恢復身體的力學平衡和氣血暢通,從而實現長期穩定的好轉。”
什么是犟筋療法?
“犟筋療法”基于傳統中醫的“經筋理論”,融合了現代的筋膜鏈學說和康復醫學理念。“犟”,指的就是筋肉僵硬、粘連形成的“倔強”的筋絡。可以想象一下,身體的經絡如同河流,“犟筋”就像是河道中的淤泥堆積,堵塞了水流,從而引發了一系列問題。
“犟筋療法”不僅突出經絡系統的功能特點,而且動態地讓力學與功能協同,既彌補了力與功能無法檢查的空白,又減輕了患者的周折和創傷。
該療法由山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路亮根據多年臨床實踐總結而成,已被列入山東省首批中醫藥特色療法名錄,它打破了傳統中醫“患者放松狀態下治療以減少不適”的理念,創新性地提出讓患者在陽性體征(即疼痛/活動受限明顯時)狀態下精準定位病癥,通過手法理筋,運用推、拿、按、揉、彈撥等多種方式,直接作用于問題筋結,打破“筋攣縮→氣血瘀滯→疼痛受限”的惡性循環,實現“筋松-絡通-功能恢復”的階梯療效。該療法既能很好地解決現有問題,還能提前發現隱藏的疾病。
治療分為四步:
✅評估:讓患者進行站、走、跳等日常動作,同時誘發病痛等功能障礙,通過這個過程,精準判斷患者局部病痛和周邊聯系性,既治標,又求本。
✅松筋:通過精準手法松解肌肉痙攣和筋膜粘連,恢復彈性。
✅通絡:再借助艾灸、中藥外敷或針灸等方式,疏通氣血,消除炎癥,從根源緩解疼痛。
✅活用:最后結合個性化康復訓練,幫助患者主動參與功能恢復,實現“筋骨平衡、動靜結合”的長效健康。
哪些人適合犟筋療法?
1.運動系統問題:如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膝關節炎等疼痛不適。
2.內科慢性病:如慢性胃痛、消化不良、便秘、血壓異常、失眠等。
3.婦科困擾:如痛經、月經不調、慢性盆腔疼痛。
4.亞健康調理:頭暈乏力、失眠多夢、疲勞萎靡。
5.體態調整:含胸駝背、骨盆前傾等不良姿勢引發的各類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