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膠囊大小、重量約2克、“續航時間”約8-12年,無導線、不開刀、手術用時較短,讓超高齡老人安“心”——心臟重獲穩定節律。
日前,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順利為一名92歲超高齡老人植入無導線起搏器。手術的成功開展,是該院在完成全國首例鏡面右位心合并尿毒癥患者同類手術后,再次打破高齡治療壁壘。這不僅是技術的突破,也為更多同類型心臟疾病患者帶來了“心”希望。
今年王奶奶已經92歲高齡,近1年來可沒少遭罪,反復暈厥,還伴頭暈、乏力等癥狀。在省中醫確診為病態竇房結綜合癥合并陣發性房顫伴長間歇,最長間歇達8.5秒,并入院治療!翱紤]到該患者高齡、消瘦,合并多種慢性病,且長期口服抗凝藥物,傳統起搏器手術風險較高!痹诮M織多學科會診后,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王震與團隊決定為老人行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
“面對如此高齡的患者,技術的選擇僅是其一,心靈的溝通同樣重要!蓖跽鸨硎荆麤]有使用復雜的醫學術語,而是在查房時,握著老人的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告訴老人,這次用一個新辦法,不開大刀,從腿上血管送一個“小膠囊”進去,把心跳管起來,這樣就不會再突然頭暈了。聽到這個形象的比喻,原本緊張的王奶奶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術前,王震團隊細致地考慮到老人消瘦的體型和術后的舒適度,反復評估植入位置,確保這枚“生命的膠囊”既能完美工作,又不會帶來任何異物感。手術在超聲引導下進行,十分順利,全程僅耗時30分鐘。
術后12小時,王奶奶就可以下床活動了,次日也恢復了日常飲食,在術后第三天便能出院回家了。“您這回裝上‘保險’了!”出院前,王震主與護士長武凱特意來到病房,笑著對老人,并仔細叮囑家屬日常護理的注意事項。王奶奶的家人龐先生激動地表示:“沒想到這么大年紀還能做這么先進的手術,恢復得這么快,醫生護士都想得這么周到,真是太感謝了!”
“傳統起搏器約火柴盒大小,埋在胸部皮下,與放置在血管的電極連接。無導線起搏器體積類似一粒藥物膠囊、重量約2克,俗稱‘膠囊起搏器’。該手術植入無需開刀,直接從下肢股靜脈血管送入心臟,植入右心室,且兼容1.5T/3.0T全身核磁共振掃描檢查。”王震表示,無導線起搏器可實現生理性心房與心室的同步起搏,大大降低了心衰的風險。對于高齡、體型瘦小、合并多種基礎疾病、血管條件差的患者提供了更優的治療方案。
記者了解到,此次手術的成功,是王震團隊在完成全國首例鏡面右位心合并尿毒癥患者同類手術后,再次打破高齡治療壁壘。“這枚僅重2克的‘小裝置’,承載的不僅是先進技術,更是醫者對于生命尊嚴的守護與關懷!蓖跽饒远ǖ乇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