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起來就打噴嚏、流鼻涕,鼻子堵得沒法喘氣,還以為是感冒,吃了藥也沒用,這到底是怎么了?”
天氣轉冷,季節變換,很多人身體還不適應,感冒及鼻炎的患者急劇增多,從濟南耳鼻喉醫院門診記錄看,很多患者常常分不清過敏性鼻炎和感冒的癥狀,很容易錯誤的將過敏性鼻炎當做感冒來治療,從而導致鼻塞、噴嚏、流涕等癥狀反反復復,一直治不好反而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間。
濟南耳鼻喉醫院林宇寰主任說,過敏性鼻炎常年存在,或每年同一時間癥狀加重,且癥狀會持續數周或數月。感冒全年都可能出現,但是春冬兩季高發,癥狀一般不會超過7-10天。過敏性鼻炎不會引起發燒、咽喉不適或全身不適,但感冒會有這些癥狀。過敏性鼻炎大多伴隨眼癢或鼻癢,感冒一般沒有。而且過敏性鼻炎流涕是清水樣涕,感冒剛開始是白色,之后會變成黃綠色粘稠鼻涕。
過敏性鼻炎的癥狀和體征
患者表現為瘙癢(鼻、眼或口周)、噴嚏、流涕、鼻塞和鼻竇阻塞。鼻竇阻塞可能導致前額頭痛;鼻竇炎是過敏性鼻炎的常見并發癥。常有咳嗽和喘息,尤其當患者同時患哮喘時。
常年性鼻炎最突出的特點是慢性鼻塞,兒童常可因此引起慢性中耳炎。常年性鼻炎的癥狀時輕時重,鼻癢并不明顯。慢性鼻竇炎和鼻息肉可能發生。
體征主要有:鼻黏膜水腫,鼻甲呈淺藍-紅色,一些季節性鼻炎的患者還伴隨結膜充血和眼瞼水腫。
過敏性鼻炎和慢性鼻炎區分:
過敏性鼻炎:像 “定時炸彈”,一遇過敏原就發作
1、突然發作的 “三連擊”:打噴嚏(一次打 3-5 個甚至更多)、流清水樣鼻涕(擦不停)、鼻子癢(忍不住揉鼻子,甚至揉得通紅);
2、鼻塞明顯,尤其晚上躺平后更嚴重,只能用嘴喘氣,導致口干、打鼾;
3、可能伴眼睛癢、流淚(過敏性結膜炎),或喉嚨癢、咳嗽(分泌物刺激咽喉)。
特點:春秋季花粉多時高發,或常年接觸塵螨、寵物而反復發病,脫離過敏原后癥狀會減輕。
慢性鼻炎:像 “持久戰”,鼻塞為主,反復發作
1、鼻塞是 “主角”:白天輕晚上重,側臥時朝下的鼻孔更堵,說話帶著濃重的 “鼻音”;
2、鼻涕多為黏液性(白色、黏稠),不容易擤干凈,總覺得 “鼻子里有東西”;
3、嚴重時會頭痛、嗅覺下降(聞不到香味、臭味),記憶力也可能受影響。
特點:癥狀持續 3 個月以上,時輕時重,感冒后會加重,沒有明顯的打噴嚏、鼻子癢。
鼻炎會造成哪些危害
別以為鼻炎只是 “鼻子的事”,它的影響可能蔓延到全身:
1、影響睡眠和精神:鼻塞導致張口呼吸,夜間打鼾、缺氧,白天頭暈、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缺氧會抑制生長激素分泌);
2、引發鄰近器官疾病:鼻涕倒流刺激咽喉,引發慢性咽炎(總覺得喉嚨有痰);堵塞咽鼓管,誘發中耳炎(耳朵悶、聽力下降);還可能導致鼻竇炎(流膿涕、頭痛);
3、加重過敏反應:過敏性鼻炎患者,如果不控制,約 30% 會發展成哮喘(鼻子和氣管同屬呼吸道,炎癥會
“上下蔓延”);
4、影響顏值(尤其兒童):長期鼻塞張口呼吸,會導致下巴后縮、牙齒外凸(“腺樣體面容”),影響面部發育。
如何科學治療過敏性鼻炎
總體原則是:先避開過敏原,再用藥
躲:春秋花粉季戴口罩、眼鏡,回家后換衣服、洗臉;塵螨多的家庭,每周用 55℃以上熱水洗床單被罩,用除螨儀清潔;
擋:用生理鹽水洗鼻(每天 1-2 次),沖走鼻腔內的過敏原和分泌物,減輕黏膜刺激;
治:在醫生指導下用鼻噴激素(如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快速緩解鼻塞、打噴嚏(堅持用 2-4 周才見效,別用幾天就停);過敏嚴重時,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減輕全身癥狀。
過敏性鼻炎患者該怎樣預防?
首先清楚自己的過敏原,如果是花粉過敏,那么在春秋兩季出門時應戴好口罩,減少接觸過敏原的途徑。如果是塵螨過敏,那么應該遵循三大原則:1.減少活著的塵螨數量;2.減少身邊的塵螨過敏原;3.減少在塵螨環境中的活動。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做:1.降低室內相對濕度(保持室內干燥通風);2.床品衣物及時清洗;3.減少帶絨毛的物品在室內的比例;4.可以使用空氣凈化器或除螨劑。然后過敏性鼻炎患者得做好日常鼻腔護理,可以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是簡單且經濟的治療方法,可以加濕、清除阻塞性粘液和硬皮快速改善呼吸,還可以修復受損的鼻黏膜纖毛功能。但是在使用鹽水清洗鼻腔時一定要注意盡量閉住呼吸,避免吸入鹽水引起嗆咳。
濟南耳鼻喉醫院提醒:鼻炎就像鼻腔黏膜的 “慢性抗議”,你對它用心,它就不會給你添亂。別再把鼻塞、流涕當小事,從今天開始,避開刺激、正確護理、及時治療,慢慢就能找回清爽的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