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標志著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的季節。隨著氣溫逐漸下降,如何通過科學的衣食住行、穴位按摩和中藥茶飲來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尤其是讓孩子安然度過寒冬,成為許多家長關心的話題。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專家將為您提供一份詳盡的立冬養生指南。
衣:保暖有方,不宜過厚
立冬后氣溫下降,但穿衣并非越厚越好。孩子新陳代謝旺盛,過度保暖反而容易出汗受涼。建議采用"洋蔥式穿衣法":內層選擇透氣吸汗的棉質衣物,中層保暖,外層防風。這樣可根據溫度變化及時增減衣物。特別注意背部、腹部和足部的保暖,但頭部不宜過熱,以保持神清氣爽。
食:滋陰補陽,溫潤養藏
冬季飲食應遵循"養藏"原則,適當進補。推薦食物:
溫性食物:羊肉、雞肉、韭菜等,但不宜過量
滋陰食材:銀耳、百合、芝麻、核桃
補充維生素:冬季新鮮蔬菜如白蘿卜、大白菜、山藥等
給孩子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胡蘿卜、南瓜等,增強呼吸道黏膜抵抗力。少食生冷、油膩,以免損傷脾胃。
住: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黃帝內經》指出冬季起居應"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保證充足睡眠有利于陽氣潛藏,陰精積蓄。室內溫度保持在18-20℃為宜,濕度控制在50%-60%,可使用加濕器防止干燥。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陽光充足時,盡量讓孩子在陽光下活動。
行:適度運動,避寒就溫
冬季應適度戶外活動,選擇在一天中氣溫較高的時段(上午10點至下午3點)進行。推薦溫和的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以微出汗為度。運動前充分熱身,避免寒冷刺激引發心血管意外。孩子戶外活動時,注意出汗后及時擦干,避免吹風受涼。
按:穴位保健,扶正祛邪
冬季按摩特定穴位可增強免疫力:
1.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是保健要穴,健脾益氣
2. 涌泉:足底前1/3凹陷處,滋陰降火,引火歸元
3. 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振奮陽氣,預防感冒
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個穴位3-5分鐘,力度適中,以感到酸脹為度。給孩子按摩時手法要輕柔。
飲:代茶藥飲,防病強身
適合立冬時節的中藥代茶飲:
1. 黃芪紅棗茶:黃芪10克,紅棗3枚,補氣固表,增強免疫力
2. 生姜蘇葉茶:生姜3片,蘇葉5克,散寒暖胃,預防感冒
3. 百合銀耳羹:百合10克,銀耳半朵,滋陰潤肺,預防呼吸道疾病
孩子代茶飲應口感適中,濃度不宜過高。如孩子不喜歡中藥味道,可加入少量冰糖調味。
讓孩子冬季不生病的關鍵
1. 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學齡兒童每天應睡9-11小時
2. 均衡營養:不偏食挑食,多喝水,少食零食
3. 衛生習慣:勤洗手,不用手摸口鼻眼
4. 預防接種:及時接種流感疫苗
5. 避免聚集:減少在人群密集場所停留時間
6. 心情愉悅:良好的情緒有助于增強免疫力
立冬養生重在"藏"與"補",通過調整衣食住行,配合穴位按摩和中藥茶飲,全面增強體質,不僅能幫助孩子安然過冬,也能為來年的健康打下堅實基礎。在這個萬物收藏的季節,讓我們用科學的方法,守護全家人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