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的到來,兒童作為易感人群,其流感防治備受家長關注。11月10日下午,在山東省衛生健康委舉辦的“魯醫健康說”健康知識發布會上,濟南市兒童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馬香針對兒童流感的癥狀特點、鑒別診斷及治療手段作出專業解讀。
兒童流感癥狀因年齡而異
馬香表示,兒童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善,更易受到流感病毒侵襲,其癥狀表現也與成人有所不同。除典型癥狀如發熱、咳嗽、咽痛、流涕、肌肉酸痛、頭痛和乏力外,不同年齡段患兒的表現也存在明顯差異:
0~3歲嬰幼兒:癥狀往往不典型,可表現為拒食、嘔吐、煩躁哭鬧、呼吸急促等;
3~6歲幼兒:常見高熱、咳嗽、咽痛,日常活動量明顯減少;
6歲以上兒童:癥狀接近成人,多見寒戰、高熱、肌肉關節酸痛及顯著疲勞。
區分流感、普通感冒與腸胃炎,把握三類關鍵特征
馬香指出,家長可從病因、癥狀與病情嚴重程度三個方面對流感與普通感冒進行初步辨別:
病原不同: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導致;
癥狀差異:流感以高熱、全身肌肉酸痛、顯著乏力為主,普通感冒則以鼻塞、流涕為主要表現,發熱較輕,全身癥狀不明顯;
嚴重程度:部分兒童感染流感后可能發展為重癥,而普通感冒通常癥狀輕微,并發癥少。
此外,若孩子出現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也需注意與腸胃炎區別。馬香解釋,腸胃炎多與飲食相關,一般僅表現為消化道癥狀,不伴隨全身肌肉酸痛或高熱等流感典型表現。
兒童流感有藥可醫,及時規范治療是關鍵
馬香強調,流感并非無藥可醫,目前已有多種抗病毒藥物可供兒童使用。常用的神經氨酸酶抑制劑能夠阻斷病毒釋放,患兒可選用顆粒劑型,年長兒童也可服用膠囊。此外,5歲以上兒童還可使用新型聚合酶抑制劑,該藥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在體內復制。
隨著流感活動度持續上升,專家提醒家長應提高警惕,密切觀察孩子的健康狀況。一旦出現持續高熱、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流感樣癥狀,務必及時帶孩子就醫,遵醫囑用藥,避免盲目自治或延誤治療時機,共同守護兒童冬季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