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下午,山東省衛生健康委舉辦“魯醫健康說”系列健康知識發布會“呼吸道傳染病防治知識”專場。會上,山東省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所主任技師劉倜在會上指出,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其背后原因主要與環境條件、病毒特性、人體防御能力及生活習慣四方面因素密切相關。
劉倜介紹,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主要源于以下四個因素:
一是環境條件有利于病毒存活。低溫環境顯著延長病毒在自然條件下的存活時間,間接增加傳播風險。同時,冬季日照時間縮短,紫外線強度減弱,削弱了自然界中對病毒的滅活作用,進一步為病毒傳播創造條件。
二是病毒本身“喜冷怕熱”。研究表明,多數呼吸道病原體在寒冷干燥的環境中能夠保持更長時間的活性和穩定性,傳播能力也相應增強。
三是人體呼吸道屏障功能下降。寒冷干燥的空氣易對呼吸道黏膜造成刺激,減弱其防御能力,導致纖毛清除功能下降,從而使病原體更易侵入人體。
四是冬季生活習慣增加傳播風險。隨著氣溫下降,人們在室內活動增多,往往為保暖而緊閉門窗。密閉空間內人員聚集、通風不良,顯著提高了呼吸道飛沫與氣溶膠的傳播機會。
目前,山東省已進入呼吸道傳染病活躍期,監測顯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等多種病原體活動水平呈上升趨勢。劉倜表示,今冬全省呼吸道傳染病疫情預計總體平穩,但仍將呈現“流感為主、多種病原疊加或交替流行”的態勢。
公眾應重點防范的呼吸道傳染病包括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及水痘等。劉倜提醒,雖然多數感染為自限性疾病,但老年人、兒童以及有基礎疾病的人群可能出現癥狀加重,應及時就醫。
此外,冬季也是諾如病毒感染高發期。該病毒傳染性強,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專家呼吁公眾注意飲食衛生、勤洗手,做好個人防護,共同筑牢冬季健康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