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數人的傳統觀念里,高血壓是“成人病”,與天真爛漫的兒童似乎相去甚遠。然而,現實卻為我們敲響了警鐘:《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指出,6-17歲兒童青少年高血壓患病率為13.0%。換言之,每8個孩子中,就可能有1名“高壓”少年。
什么是兒童高血壓
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兒童高血壓的診斷,需結合年齡、性別和身高因素,分年齡段設定界值:
3~15歲:參照“中國3-17歲男、女年齡別和身高別血壓參照標準”,對應年齡、性別和身高的血壓第95百分位(P95)為判斷界值,即收縮壓和/或舒張壓≥P95定義為高血壓。
16~17歲:由于身高及性發育與成年人接近,可直接采用成人高血壓標準判斷,即收縮壓和/或舒張壓≥140/90mmhg即可確診。
也可首先通過簡化標準進行初步判斷,對篩查出的可疑高血壓患兒,再進一步采用年齡、性別和身高的血壓百分位值確定診斷。
兒童血壓高有哪些危害
兒童高血壓由于早期癥狀非常隱匿,甚至完全沒有癥狀,就像一個“沉默殺手”,容易被家長和醫生忽略。長期未被控制的高血壓,會悄悄損害孩子的心臟、大腦、腎臟和血管,為成年后患上心腦血管疾病埋下巨大隱患:增加心臟負擔,導致心臟肥大、心功能不全,加速動脈硬化;導致腎功能下降,甚至腎衰竭;長期高血壓還會影響孩子正常生長發育。
兒童高血壓誘因
1、遺傳因素:若父母患有高血壓,孩子患病風險會增加。
2、不良飲食習慣:高鈉攝入、高糖高脂低鉀飲食習慣等,都會導致血壓升高。
3、缺乏活動:久坐不動,缺乏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影響血管的舒張功能。
4、體重超標或肥胖:這是兒童高血壓的重要誘因。
5、精神壓力:學業負擔、升學焦慮等帶來的精神壓力,會引發孩子神經內分泌系統紊亂,導致血壓上升。
6、長期睡眠不足:會干擾身體正常的代謝和神經調節功能,導致血壓升高。
早發現早干預
1、定期體檢,早發現早干預。從孩子3歲起,每年體檢時應常規測量血壓。對于有高血壓家族史、肥胖的孩子,更應增加監測頻率。
2、培養健康飲食習慣。日常飲食應多樣化,合理搭配,增加富含鉀和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攝入,增加全谷物、豆類等粗雜糧及優質蛋白質攝入,減少飽和脂肪酸攝入,少吃甜食及含糖飲品。
3、鼓勵戶外活動。建議每日進行至少60分鐘的中高強度活動,包括每周至少3天的高強度身體活動和增強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活動;每日看屏幕時間控制在2小時內。
4、保持健康體重。通過合理飲食和運動,將孩子的體重指數(BMI)控制在正常范圍內。 5、睡眠充足、情緒穩定。建議幼兒、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于10小時,初中生不少于9小時,高中生不少于8小時。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關注其心理健康,幫助他們有效釋放壓力、快樂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