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深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深向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主板上市。
這家成立僅五年的新能源重卡企業,背后不僅站著百度的智能駕駛技術,更有來自魏橋創業集團(下稱“魏橋”)的資本與產業資源加持。不過,尚未實現盈利的深向科技,在資本市場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目前尚未實現盈利
招股書顯示,深向科技由萬鈞于2020年創立,總部位于安徽。2023年,該公司實現新能源重卡交付509輛,2024年躍升至3002輛,截至2025年上半年再交付2873輛。
同期,該公司收入由2023年的4.26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19.69億元,2025年上半年達到15.06億元,增速顯著。
但在快速擴張的背后,深向科技仍處于持續虧損狀態。
該公司目前尚未實現盈利。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截至2024年、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該公司分別產生虧損凈額2.67億元、3.89億元、6.75億元、3.07億元及3.71億元。
深向科技解釋稱,虧損主要是由于其研發及技術創新等處于早期投資階段。該公司研發支出在2024年達到3.65億元。截至2025年中期,其研發團隊達399人,平均擁有超過11年卡車相關研發經驗。
目前,深向科技的主要產品包括“深向星辰”與“深向星途”兩款新能源重卡,售價區間為47萬至70萬元。根據招股書,其超過九成收入來自新能源重卡銷售。
與此同時,深向科技在風險披露中直言客戶集中、合作依賴等問題。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其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82.5%、50.7%及51.4%;來自最大客戶的收入分別達到34.8%、25.7%及17.1%。
此外,深向科技提到,新能源重卡及智能貨運解決方案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其面臨眾多既有競爭者與新進市場者的雙重競爭,“若我們與江淮汽車及山東雷馳的業務合作出現任何問題,我們的業務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
該公司稱,于往績記錄期間,其依賴卡車定制合作伙伴江淮汽車及山東雷馳進行汽車定制。
獲得魏橋戰略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向科技的成長路徑中,魏橋的角色也頗為關鍵。
“在我們的發展歷程中,我們獲得了百度、魏橋等股東的多輪戰略投資,并在智能技術等方面與這些股東實現了顯著的協同效應。”深向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
其稱,股東百度的無人駕駛項目于2013年起步,深向科技是其自動駕駛生態系統的唯一商用車平臺。魏橋除為深向科技的車身提供核心鋁材外,更為其業務運營提供廣闊產業應用場景。
魏橋與深向科技的合作始于2022年,當年7月,萬鈞攜軟銀中國資本、和易瑞盛資產管理等機構負責人到訪魏橋,雙方探討汽車輕量化領域的合作。
同年10月,魏橋董事長張波與萬鈞會面,并與獅橋集團、深向科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魏橋提出,以濱州鋁產業鏈生態和輕量化技術為核心優勢,推進新能源汽車領域項目合作。
2023年3月,魏橋聯同軟銀中國資本領投深向科技7.7億元A+輪股權融資,并成為其“首批種子用戶”。魏橋方面表示,雙方在智能化新能源重卡研發、輕量化高端鋁材及零部件等領域均具備諸多優勢資源。
合作成果隨后加速顯現。2024年9月,魏橋與深向科技在鄒平舉辦智能新能源重卡品鑒會,并簽署智能新能源重卡訂單,推動供應鏈綠色物流建設。深向科技還與山東濱州交運集團、壽光市乘達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及山東中外運齊魯物流有限公司等企業簽訂車輛訂單協議。
同年12月,深向科技能源智能重卡首車在臨沂下線。今年10月31日,深向科技臨沂基地第3000臺新能源重卡正式下線,并向重點貨源企業交付300臺車輛。
魏橋的加入,不僅讓深向科技在資本層面獲得“背書”,也進一步延伸了魏橋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布局。
不過,對于尚未實現盈利的深向科技而言,能否在激烈競爭中經受市場的驗證,仍有待觀察。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孫羅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