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信銀行濟南分行依托高效的警銀協作機制,精準識別并成功攔截一起電信網絡詐騙資金轉移事件,有力守護資金安全。 可疑取現露端倪,警銀協作速響應 11月7日,一客戶前往中信銀行濟南分行營業網點,要求支取1.88萬元現金。銀行人員在服務過程中發現,該款項由客戶自稱的“表哥”于前日轉入,用途標注為“發工資”。鑒于該客戶近期存在跨行頻繁開戶的異常情況,工作人員向客戶開展進一步核實。在深入溝通中,更多疑點浮出水面:所謂的“表哥”使用外地號碼且口音不符;客戶無法提供直系親屬聯系方式,且堅持取現用于發放工人工資,拒絕轉賬建議。判定情況異常后,該行第一時間啟動警銀協作機制,向鄒城市反詐中心緊急報告。 揭開騙局真相,筑牢資金防線 經民警到場細致核實,真相水落石出:該客戶是被“圓夢金”APP內偽裝成“中央扶貧辦”客服的詐騙分子誘導,陷入了協助詐騙資金轉移的陷阱。 在銀行工作人員與民警的耐心勸導下,客戶終于意識到自己的行為風險,主動配合后續賬戶處置。中信銀行濟南分行也以此為契機,向客戶開展反詐宣教,提醒其務必警惕不明來源轉賬,切勿輕信網絡虛假承諾,堅決拒絕協助他人進行不明資金流轉,積極配合銀行的身份核查與風險提示工作,共同守護資金安全。 此次成功攔截涉詐資金事件,充分彰顯了中信銀行濟南分行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和敏銳的風險識別能力,也凸顯了警銀聯動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守護群眾財產安全中的關鍵作用。中信銀行濟南分行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警銀協作機制,以更堅實的舉措筑牢金融安全防線,為廣大客戶的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2025182043號-1 公安備案號:魯公網安備3701000200029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220027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