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
作為廚房中最常見的調味品之一
不僅能提香增味
更藏著豐富的營養與中醫智慧
俗語說“一根蔥能抵三味藥”
從頭到腳都是寶
現代研究也為蔥類蔬菜解鎖了新技能
——有助防癌
這樣吃美味又防病~
01廚房里的“養生小能手”
從營養學角度看,蔥是維生素C、膳食纖維以及鉀等礦物質的良好來源。
營養亮點:
維生素C含量雖不及彩椒,但搭配其他食材(如肉類)可促進鐵吸收;
揮發油中的大蒜素是天然“抗菌劑”,類黃酮則具有抗氧化作用。
現代研究:抗菌 抗氧化 護血管 防癌
抗菌消炎
研究表明,蔥提取物中的大蒜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常見致病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這可能是其輔助預防感染的物質基礎。
抗氧化
蔥所含的槲皮素等類黃酮化合物能夠幫助清除體內自由基,從而減緩氧化應激對細胞的損傷,這可能有助于降低某些慢性病的發生風險。
有益心血管健康
一些細胞和動物實驗表明,蔥中的活性成分可能通過抑制膽固醇吸收、抗血小板聚集等機制,對心血管系統產生積極影響。其含有的鉀元素也有助于維持正常的血壓水平。
有助預防癌癥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在日常飲食中經常攝入蔥屬蔬菜(包括蔥、蒜、韭菜等)與胃癌發病風險的降低存在統計學上的關聯。蔥含有的硫化物和皂苷類物質,在實驗室研究中顯示出可能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潛力,但這些效應在人體內的確切作用和所需劑量仍需進一步研究證實。
促進消化
蔥的獨特香氣源于揮發性物質,烹飪時可刺激消化液分泌,從而增進食欲。
中醫視角:辛溫發散 通陽解毒
中醫認為,蔥性溫、味辛,歸肺、胃經,核心功效可概括為“三散一通”:
散風寒
蔥白煮水或配姜棗,能發汗解表,緩解風寒感冒初期(惡寒、鼻塞、流清涕)。
散寒凝
《本草綱目》記載“蔥,辛能發散,通上下陽氣”,可改善因寒凝導致的脘腹冷痛、小便不利。
散瘡毒
蔥白搗泥外敷,或與蜂蜜調和,可輔助緩解瘡癰腫毒(需遵醫囑)。
通胃腸
蔥的辛香能刺激消化液分泌,促進食欲,緩解胃寒導致的腹脹、消化不良。
02從頭到腳都是寶
市面上既有辛辣嗆嘴的老蔥,也有幼嫩甘甜的小蔥,不管是哪種蔥,吃的時候每個部位都不應放過。
蔥葉:發汗 解毒 散腫
除了含有蔥白所具有的營養成分外,其維生素C、胡蘿卜素、葉綠素的含量都明顯高于蔥白。此外還含有多酚類物質,抗氧化效果好。
蔥白:散寒 解表
蔥白有發散風寒、發汗解表的作用,常被用于風寒感冒。
將蔥白搗爛敷在肚臍上,可以緩解小兒風寒腹痛。
用蔥白煮水泡腳,能驅寒保暖,改善手腳冰涼。
甚至將蔥白搗汁滴鼻,還能緩解鼻塞不通。
蔥膜:天然“創可貼”
如果我們在廚房里做飯,不小心手指受傷流血,可以撕下蔥膜來敷傷口,不僅能止血(蔥的內皮和中心之間有一層黏液)還有殺菌消炎的作用。
如果蔥膜稍微撕薄一點,里面黏液多的時候,它自己就可以黏住。
蔥須
防治風寒頭痛古代名醫陶弘景所著的《名醫別錄》中記載,蔥須“主傷寒頭痛”,可解肌發汗、除煩熱、補虛勞,治療傷寒頭痛及冷痢腸痛。
蔥須具有辛溫散寒的作用,對治療風寒頭痛和風寒感冒有作用。
03花樣吃蔥 美味又防病
蔥豉粥:疏風散寒
風寒感冒典型表現:惡寒重、發熱輕,流清涕、咳白稀痰,舌苔薄白。
食材:蔥白3根、淡豆豉10克、大米100克、白胡椒粉少許。
制作方法:大米煮粥至半熟,加入蔥白(切段)、淡豆豉同煮,出鍋前撒白胡椒粉調味。
涼拌蔥須:開胃促消化
材料:蔥須、豆腐絲、鹽、糖、醬油、辣椒油。
制作方法:蔥須洗凈后加鹽后揉透,腌制20分鐘;然后取一點豆腐絲,加糖提鮮,再放些醬油改善口感,最后加一點辣椒油;將蔥須和調好的豆腐絲拌成涼菜后食用,不僅美味還能起到開胃的作用。
蔥爆羊肉:御寒祛寒 預防感冒
蔥不但可以去腥,還能幫助預防感冒。有些過敏性鼻炎的患者早晨起來流鼻涕、打噴嚏,嚴重的會喘不上氣來,如果是陽虛肺寒引起的,這時可以吃點蔥爆羊肉。
這道菜簡單省時,翻炒羊肉片時要注意,羊肉變色所需時間很短,不到一分鐘。記得要最后倒入蔥段,然后淋入少許醬油和鹽后關火,繼續用余溫將大蔥和羊肉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小貼士:還可以切段后放入鍋中快炒,制成大蔥炒雞蛋等菜肴,清香不膩,還能保留更多維生素C。
04跟四類人是絕配
風寒感冒者
無論大蔥小蔥,都能通陽解毒、解表發汗。體質較弱的人在季節變更時容易感冒,吃些生的小蔥,或用蔥烹調葷菜,能達到出汗的目的,有助預防風寒感冒。
感染性腹瀉者
蔥富含揮發油,具有較強的殺菌、抑菌功效,感染性腹瀉時吃點兒生大蔥,有一定緩解作用。
食欲不振者
吃飯不香的人,炒菜時多加些小蔥,能有效增進食欲。
血壓高者
常吃蔥可以幫助減低血管的緊張性,對高血壓患者有益。
這些人要注意:
患有消化道潰瘍的人不可食用太多蔥(尤其是生蔥)。
蔥性溫熱,多食易使人生痰動火、散氣耗血,有虛熱證(如心煩不眠、口燥咽干、潮熱盜汗、大便秘結等)的患者應慎食。
蔥對汗腺刺激作用較強,有腋臭的人慎吃。
05注意事項
烹飪方式
優先選擇熟制,減少生食以降低對胃腸道的刺激。
因人而異
蔥的辛辣成分可能對胃腸道產生刺激。胃酸分泌過多或患有胃食管反流、胃黏膜炎癥的人群,需根據自身耐受情況適量食用。
綜合飲食
上述觀察性研究中的健康關聯,通常基于長期、均衡的膳食模式,而非短期大量攝入單一食物,將蔥作為多樣化飲食的一部分經常食用是更為合理的建議。
科學食用核心要點
1.蔥是廚房里的“養生小能手”
現代研究:抗菌、抗氧化、護血管、防癌。
中醫視角:辛溫發散、通陽解毒。
2.從頭到腳都是寶
蔥葉:發汗、解毒、散腫;
蔥白:散寒、解表;
蔥膜:天然創口貼;
蔥須:防治風寒頭痛。
3.花樣吃蔥,美味又防病
蔥豉粥:疏風散寒;
涼拌蔥須:開胃促消化;
蔥爆羊肉:御寒祛寒 預防感冒。
4.跟四類人是絕配
風寒感冒者、感染性腹瀉者、食欲不振者、血壓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