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好比一家與生俱來的“卵子銀行”。
出生時存入約200萬“卵子金幣”(原始卵泡),此后只消耗不新增。青春期余額約30萬,一生中僅有約400-500個能發育成熟并排卵。更關鍵的是,每一次月經都是一場“內部競賽”,雖然最終只有一個優勢卵泡勝出,但整個過程卻會消耗掉一批卵泡。35歲后消耗加速,直至絕經(中國女性平均48-52歲),這也標志著“卵子銀行”正式“清零”。
山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婦科副主任醫師李萍指出,當B超檢查顯示竇卵泡計數(AFC)顯著減少,或者血液檢查發現抗繆勒氏管激素(AMH)明顯降低時,這其實是在提示“卵子銀行”余額不足,在醫學領域,這種情況被稱作卵巢儲備功能減退(DOR)。
卵巢儲備功能
——反映卵巢的“年齡”和潛力
卵巢儲備功能指的是卵巢中存留的卵泡數量和質量,以及其發育成熟并產生足量雌激素的能力。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的癥狀主要有生育力降低(不孕不育、反復流產等),月經紊亂(經期改變、經量時多時少等),性激素紊亂(潮熱盜汗、失眠多夢、骨質疏松等)。
李萍表示,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受年齡、遺傳、自身免疫、感染,以及婦科手術史、放化療史等醫源性因素的影響。此外,焦慮、抑郁,以及生活壓力大等情緒因素,也可能影響卵巢功能。
卵巢儲備功能下降了,怎么辦?
——不同人群的行動方案
一、近期有生育計劃
醫生建議:爭分奪秒,提高效率。
1.積極備孕,不再等待
取消“順其自然”的想法,可以有意識地監測排卵,在排卵期前后同房,提高每月受孕率。
2.及時尋求生殖醫生幫助
如果試孕6個月未成功(35歲以上建議試孕3個月),應盡快咨詢生殖醫學專家。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試管嬰兒(IVF)技術,通過促排卵在一個周期內獲得多枚卵子,增加每個周期的成功機會。
3.考慮“生育力保存”
如果計劃延遲生育,但卵巢儲備已亮紅燈,可以與醫生探討卵子冷凍(凍卵),將當下質量尚可的卵子保存起來,為未來留下一份“保險”。
二、暫無生育計劃
醫生建議:關注整體健康,平穩過渡。
1.不必為生育能力過度焦慮
卵巢儲備功能減退并不意味著會立刻衰老或失去女性特征,身體依然會分泌必要的激素。
2.關注骨骼與心血管健康
卵巢功能下降意味著雌激素水平可能波動或走低,需重點關注骨密度(預防骨質疏松)和心血管健康。保證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適度進行負重運動(如快走、慢跑、跳舞、力量訓練等)。
3.管理圍絕經期癥狀
如果出現潮熱、盜汗、失眠、情緒波動等癥狀,可以咨詢醫生進行管理和調理,如激素補充治療或其他非激素療法,以提升生活質量。
如何“節流”,減緩消耗?
——婦科醫生給出的科學指導
1.均衡營養,為卵子“賦能”
(1)多攝入優質蛋白(魚、蝦、豆制品、瘦肉),抗氧化食物(深色蔬菜、藍莓、堅果)。
(2)在醫生指導下,補充對卵泡發育有益的營養素。
2.規律作息,拒絕“內部損耗”
長期熬夜、睡眠不足會嚴重干擾內分泌,加速卵巢功能的衰退。保證每晚7-8小時的優質睡眠至關重要。
3.堅持運動,維持“系統穩定”
每周保持3-5次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有助于控制體重,改善身體代謝和盆腔血液循環。
4.管理壓力,避免“系統過載”
長期精神壓力是內分泌的“隱形殺手”。通過冥想、深呼吸、興趣愛好等方式學會放松,保持愉悅心情。
5.遠離毒素,守護“銀行安全”
戒煙限酒,盡量減少接觸環境中的內分泌干擾物(如鄰苯二甲酸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