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社會融資邁上25萬億元臺階!山東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金融主要任務目標
海報新聞記者 杜鄭敏 報道
11月13日上午,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邀請省委金融辦、省委金融工委、省地方金融局、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山東監管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山東監管局等部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十四五”時期山東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情況。

會上,省地方金融局局長陳穎介紹,近五年來,山東省金融總量實現跨越式增長,金融供給充裕充沛,有力支撐山東高質量發展。其中,社會融資規模增速連續25個季度高于全國,今年5月邁上25萬億元臺階;本外幣貸款余額增速連續20個季度高于全國,去年11月突破15萬億元,“十四五”規劃的主要任務目標均已提前完成。
省委金融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省委金融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書記、省地方金融局局長 陳穎
優化服務實體機制 金融資源直達快享
近五年,山東與中央金融機構開展全方位合作,聚焦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等領域重點項目,對接爭取資金8644.45億元。
持續擴大“魯貿貸”“齊魯進口貸”等惠企政策覆蓋面,累計為外資外貿企業提供金融支持超1.95萬億元。開展個體工商戶“育苗”行動,累計為1.51萬戶個體工商戶發放貸款58.7億元。
創新開展“金融直達基層加速跑”,現場審批、提級辦理,為16市8765個項目投放資金5888.69億元。建立省市縣三級民企金融直連服務機制,為7842家企業解決融資1791.58億元。
聚焦主業深化改革 金融創新成色更足
全省金融系統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為新起點,把加強黨的領導貫穿金融工作全過程,堅定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凝聚力不斷提升,戰斗力持續加強,實現了思想觀念和行動上的大轉變。
國有大型金融機構扎根山東,積極爭取總部支持,充分發揮綜合金融服務優勢,做深做實金融“五篇大文章”。中小金融機構立足本地開展特色化經營,對標提升、加壓奮進,在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各金融機構積極踐行中國特色金融文化“五要五不”要求,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山東“好品金融”影響力持續提升。
全面加強金融監管 扛牢責任守住底線
實施地方金融監管一體化工程,制定監管規制30項,實現地方金融業務同質同類同管;建立省市縣三級監管協同機制,構建風險防范化解體系,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分類施策化解重點企業債務風險,穩妥有序處置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實現高風險機構動態清零,建好用好金融風險防控監測大數據平臺,常態化開展風險排查,努力實現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堅決維護良好金融秩序和社會大局穩定。
陳穎指出,下一步,山東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和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防風險、強監管、促高質量發展工作主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好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舉山東金融之力,為不斷開創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新局面,作出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