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農業銀行(601288.SH)逆市大漲5.17%,A股收盤價為7.52元/股,按證監會認可的算法(A+H總市值),農業銀行總市值為2.55萬億元,首次超過工商銀行(601398.SH)的2.49萬億元,成為全球市值最大銀行。值得關注的是,8月6日,農業銀行的A股市值就曾超過工商銀行。
股價表現亮眼:A、H股漲幅領跑同業
從今年股價表現來看,農業銀行的市場熱度顯著高于同行。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以來(截止到9月4日),農業銀行A股漲幅為47.15%,遠高于工商銀行的13.54%及行業平均值的13.73%。同樣,港股方面,農業銀行漲幅為29.31%,亦高于郵儲銀行的27.01%、建設銀行的25.20%、中國銀行的16.04%及工商銀行的16.67%。
除了優異的股價表現,股本分布結構也成為農業銀行市值登頂的關鍵助力。據wind數據統計,當前在國內國有大行中,農業銀行A股股本占其總股本的比例高達91%,為行業最高;郵儲銀行A股股本占比為83%,緊隨其后;而除建設銀行A股占比僅8%外,其余國有大行的A股股本占比均維持在60%-70%區間。較高的A股股本占比,疊加A股市場的強勁走勢,為農業銀行總市值突破并穩居行業第一奠定了堅實基礎。
盈利能力、資產結構穩步增強
根據半年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農業銀行實現營收3699.37億元,同比增長0.85%,實現凈利潤1399.10億元,同比增長2.53%,盈利增速顯著優于營收表現。
資產規模方面,截至上半年末,農業銀行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為26.73萬億元,吸收存款總額達31.90萬億元,總資產規模突破46.86萬億元,同比增長11.60%。
進一步拆分盈利構成可見,利息凈收入仍是農業銀行營收的核心支柱,上半年占比達76.4%。具體來看,2025年以來,農業銀行因資產規模增長帶來的利息凈收入增量為205.27億元,但受市場利率波動影響,利率變動導致利息凈收入減少289.02億元,一增一減間也反映出利率環境對息差業務的階段性影響。此外,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投資收益等中間業務收入穩步增長,業務及管理費控制成效顯著,多元化盈利格局進一步鞏固。
在盈利能力提升的同時,農業銀行的資產質量也保持著持續優化的良好態勢。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農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28%,較年初下降2個基點,且連續18個季度未有反彈;關注貸款率亦同步改善,較年初有所下降,降至1.39%。此外,農行二季度撥備覆蓋率為295.0%,在可比同業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險資、公募增配支撐行情,2026年有望迎拐點
對于本輪銀行股的集體上漲行情,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保險資金是核心配置力量之一,其對高股息、低波動資產的偏好推動資金持續流入銀行板塊。同時,隨著市場整體行情逐步回暖,公募基金也紛紛增配銀行股,疊加居民存款“搬家”趨勢下,高股息、高分紅的銀行股成為居民資產配置的重要選擇,多重資金合力支撐銀行股估值修復。
銀行基本面邊際改善也被視為行情持續的重要支撐。對于后市發展,國信證券分析師王劍判斷,2025年是銀行業筑底之年,2026年行業收入和利潤增速有望拐點向上。王劍認為當前銀行基本面承壓,其中凈息差仍是最大的壓力來源,資產質量壓力略有增加。考慮到政策呵護凈息差以及5月份存款掛牌利率下調后的重定價影響,明年凈息差降幅有望收窄,同時考慮到存量不良出清,2026年有望迎來零售貸款不良生成的拐點。(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趙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