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半年報顯示,中國5家A股上市葡萄酒行業,張裕A、中信尼雅兩家企業盈利,ST通葡、威龍股份、莫高股份三家企業虧損。整體來看,葡萄酒行業仍處于深度調整期,承壓明顯,雖偶有微光,但挑戰依然嚴峻。
龍頭企業出現分化
行業巨頭張裕A 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4.71億元,同比下降3.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6億元,同比下降16.09%。對此,張裕在報告中指出,面對國內競爭激烈的葡萄酒市場,長期來看,公司仍看好市場前景,認為隨著市場收入水平的提升,葡萄酒消費將逐漸增加。
莫高股份公布2025年半年報,公司營業收入為1.21億元,同比下降25.1%;歸母公司利潤自去年虧損923萬元變為虧損3186萬元,虧損進一步擴大。威龍股份歸母公司利潤則從2024年同期的盈利944.9萬元降至今年虧損240.18萬元,營業收入下滑15.27%至1.87億元。
中信尼雅的業績回暖較為明顯,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963.51萬元,同比增長4.0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7.15萬元,較上年同期扭虧為盈。對于業績轉好的原因,中信尼雅在報告中稱,公司全力推進營銷體系標準化建設,統籌制定開門紅政策及產品促銷方案,加大協同業務推進力度,積極推動營銷工作開展;積極推動科技項目建設,為企業發展注入動力;持續優化產線銜接,通過比價、比質、比服務等方法降低采購成本。
2025年上半年,ST通葡通過“產品創新與研發”、“品牌與渠道建設”、“加快產品與電子商務優勢的融合”“電子商務優勢的融合”等措施,克服復雜內外環境的影響,使得葡萄酒業務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實現營業收入3.84億元,同比下降5.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7.15萬元,上年同期虧損2708.89萬元,業績出現轉好。
葡萄酒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
《2025葡萄酒與烈酒商業報告-中國篇》指出國產葡萄酒連續12年下滑,國產葡萄酒面臨“產能過剩→價值驅動”轉型,年輕消費者對傳統飲酒場景興趣下降,葡萄酒需融合“奶茶式創新”和社交場景裂變。葡萄酒行業呈現“國產收縮、進口復蘇”特征,中國企業生產的葡萄酒55%已出口,日本、中國香港、新加坡為主要的目標市場。
整體來看,中國酒類市場呈現結構性增長機遇。從各大消費平臺的反饋來看,葡萄酒消費者的行為和喜好發生了一些變化。消費者們變得更加理性,更看重性價比和實際飲用體驗,追求清新易飲與低度微醺。
比如,今年8月,張裕A推出“長尾貓”新一代葡萄酒,并將其細分出兩種不同口感的產品,來迎合當下年輕人對于飲酒個性化、低度數、健康化的需求。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石憲亮 實習生益家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