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9日,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下稱“中國大洋協會”)以及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五礦集團”)國際海底資源勘探合同 2025 年承包者培訓班,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正式開班。培訓班是2025海洋合作發展論壇的同期活動,來自坦桑尼亞、肯尼亞、尼日利亞、納米比亞、索馬里、利比里亞、多哥、貝寧、喀麥隆、烏干達、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等14個國家的18名培訓學員參加開班儀式。
培訓班上,來自中國大洋協會、五礦集團及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的專家圍繞中國在增進國際海底認知方面做出的貢獻、深海資源勘探開發關鍵技術、國際海底政策與環境保護等議題,為國際學員作了系統而深入的講解。
據悉,本次培訓為期三個月,將在青島、上海、杭州和長沙等多地開展。學員將系統學習國際海底區域內富鈷結殼、多金屬硫化物和多金屬結核等礦產資源的勘查技術、環境影響評價方法、選冶加工流程以及深海采礦關鍵技術,進一步拓展對國際海底法律政策、深海生態環境保護和先進深海技術裝備等方面的認知,全面提升在深海資源勘探開發與裝備應用方面的實踐能力。
本期培訓班是我國履行勘探合同承包者培訓義務以來涉及合同最多、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國際培訓活動,這不僅是中國勘探合同承包者積極履行國際義務,提升我國在深海領域的國際合作與影響力的具體行動,也是我國助力廣大發展中國家在深海領域的能力建設,積極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舉措。自2021年以來,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積極承擔國際海底勘探資源承包者培訓任務,共有來自30余個國家的60余位學員參加培訓活動,為國際學員了解中國、認知深海、深化交流、促進合作做出積極貢獻,受到國際培訓學員、勘探合同承包者以及國際海底管理局等各方好評。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