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養車的一紙訴狀,再次將兩大巨頭的商業爭端推向法庭。
9月9日,有媒體報道,京東養車以“不正當競爭”為由起訴途虎養車,且法院已受理此案。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訴訟距離上一輪“震虎價”風波塵埃落定不到兩個月——7月21日,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作出終審判決,認定京東養車此前針對途虎的“震虎價”活動構成不正當競爭。
如今,訴訟雙方攻防角色發生轉換。據經濟導報記者多方了解,京東養車此次發起的訴訟,或與應用商店的推薦機制有關。
從“震虎價”到“訴途虎”,兩起案件背后,折射出中國汽車后市場這片萬億級賽道上日趨白熱化的競爭態勢。

或與應用商店推薦機制有關
此次起訴途虎的具體事由,京東養車方面并未披露。京東養車有關人士強調,確實有不正當競爭手段對京東養車造成了影響,此次訴訟是為“維護用戶合法權益”。對此,業內普遍推測,該訴訟或涉及配件供應、門店招商、價格承諾等核心競爭領域的爭議。
采訪中,一位接近途虎養車的人士王先生向經濟導報記者透露,此次訴訟或與應用商店的推薦機制有關——用戶在搜索“京東養車”時,“途虎養車”常出現在廣告推薦位,這一行為或被京東養車方面認定為不當競爭。
9月18日,經濟導報記者在蘋果應用商店及多個主流安卓應用市場中實測發現,搜索“京東養車”時,應用廣告位有時會出現“途虎養車”App。該推薦位明確標有“廣告”標識,部分安卓應用市場還對廣告位標注特殊顏色,將其與自然搜索結果做出區分。而當廣告位是“天貓”“AQ”等其他應用時,“途虎養車”App則位于自然搜索列表的前列。

經濟導報記者又嘗試搜索另一養車巨頭“天貓養車”,發現“途虎養車”同樣出現在廣告位或自然搜索列表前列。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導報記者在多次搜索“途虎養車”的過程中,發現排在廣告位的應用往往不是同類型的養車App,而是一款名為“大航海征途”的3D策略卡牌手游——該App名稱里同樣帶有“途”字,與“途虎養車”的“途”字重合。
經濟導報記者又在多個安卓商店中繼續搜索“樂車邦”“車主惠”“汽車大師”等養車平臺,發現此時廣告位展示的是“汽車之家”App——目標關鍵詞均有“車”字,與廣告位App名字中的“車”字重合。而在搜索同為養車平臺的“車點點”時,廣告位展示的App為“點淘”,重合字符為“點”。
經濟導報記者還嘗試搜索“騰訊新聞”“支付寶”等知名應用,發現出現的廣告推薦應用五花八門,包括“掌門一對一輔導”“快手極速版”“桔多多”“點淘”等,與搜索目標并無明顯關聯。
王先生向經濟導報記者表示,目前并不了解京東養車是否也起訴了其他廣告推薦應用。
針對業內訴訟頻發的情況,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新質生產力工委秘書長高澤龍認為,訴訟廠商并非爭奪話語權的最佳手段。
“當前美國四大汽配零售商合計占據約30%市場份額,反觀中國汽車后市場,Top5企業市場份額不足5%。頭部企業為突破增長瓶頸,往往通過法律手段清除市場障礙。”高澤龍向經濟導報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汽車后市場的累計產值和進廠臺次均處于下滑狀態,此時投資者更關注單店盈利模型,而非簡單的規模擴張,這會迫使企業從價格競爭轉向效率競爭,企業訴訟動機隨之減弱!
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若監管介入(如反壟斷調查)或行業聯盟形成,訴訟潮可能緩解,否則可能持續兩三年。”據了解,2025年發布的《中國反壟斷執法年度報告(2024)》顯示,監管部門正通過規則制定和體系構建強化對汽車后市場的反壟斷管控。
途虎養車上半年業績增長
9月17日,經濟導報記者走訪多個濟南市場的途虎養車工場店,發現大多門店外有車輛在排隊等待養護。一家途虎養車工場店的宋經理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京東養車起訴事件發生后,店客流量并未發生明顯變化,“到店的大多是長期消費的老客戶,他們對途虎品牌也比較信任,也有不少新能源車主慕名而來,總體感覺店面沒受到什么影響!
途虎養車成立于2011年,最初以輪胎銷售業務切入市場。憑借先發優勢,公司持續完善供應鏈與服務體系,夯實基礎設施,如今已發展成為國內汽車后服務市場的領軍企業。經濟導報記者在途虎養車官網上看到,途虎養車將其企業價值觀表達為“不斷進取/客戶第一/不刷單/不作假/不欺詐/技術創造價值/服務加盟商/協作共贏”。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途虎養車實現營收78.8億元,同比增長10.5%;經調整凈利潤達4.1億元,同比增長14.6%。

截至今年二季度,途虎養車全國工場店數量達7205家,同比增長14.2%,覆蓋320個地級行政區和1855個縣級行政區。在保持原有盈利門店比例的基礎上,工場店履約用戶數同比增長超過7%。值得注意的是,途虎養車在下沉市場的布局成效顯著——截至2024年底,其在乘用車保有量超過2萬輛的縣域城市覆蓋率已達70%。
途虎養車的核心優勢源于其深耕多年的供應鏈體系與標準化服務流程。據了解,公司目前已建成涵蓋32個區域大倉和662個前置倉的智能倉配網絡,依托數百條自配線路,覆蓋全國大多數地級市。這一密集的倉儲布局有效保障了配件配送的及時性,為線下服務體驗提供了堅實基礎。此外,途虎養車在新能源汽車后市場的布局也愈發清晰。2025年上半年,其新能源交易用戶規模已達340萬,占平臺總交易用戶超過12%。
京東養車則依托集團生態快速追趕。據了解,京東養車是京東旗下的專業汽車服務連鎖品牌,其前身為京東京車會。2022年8月,京東汽車宣布整合京東汽車供應鏈能力、京東京車會服務門店以及第三方服務網絡,三劍合一推出“京東養車”品牌。
截至今年二季度,京東養車門店數量突破2500家,80%的城市門店實現盈利。憑借京東自營供應鏈的正品承諾與物流網絡,京東養車推出“輪胎險”“正品溯源”等服務強化用戶信任。在“震虎價”風波后,京東以50億補貼重構價格優勢,并推出“365無憂購”服務,以維護客戶忠誠度。
汽車后市場賽道潛力巨大
“汽車后市場”是指汽車銷售以后,圍繞汽車使用過程中的各種服務,涵蓋了消費者買車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務,包括汽車維修及配件、汽車保養、汽車美容、汽車金融、二手車交易等多個領域。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持續增長,汽車后市場已經成為一個規模龐大、潛力巨大的萬億級賽道。
目前,這一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根據Wind數據,截至2024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53億輛,其中汽車保有量為3.53億輛。而F6大數據研究院的調研顯示,我國乘用車平均車齡從2021年的6.1年上升至2023年的6.8年,車齡在6年以上的車輛占比已達約56%。這意味著,汽車后市場的需求將持續釋放,尤其是輪胎、底盤零部件、保養、維修等高頻服務項目。
中證鵬元研報預計,2025年至2030年,中國汽車后市場整體規模將以年復合增長率7.5%的速度增長,預計2030年市場規?蛇_1800億歐元。
“汽車后市場空間廣闊,特別是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這一領域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養車行業資深從業者劉先生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坦言,“當前仍有大量傳統業態,例如夫妻店和小型汽修廠,設施和技術相對滯后,存在設備更新與技術升級的需求。廠商可以借助互聯網等工具對其進行改造與拓展,這些都將是未來重要的業務增長點!
在他看來,“各家養車企業完全可以在避免‘內卷’的前提下,攜手構建更加健康的汽車后市場生態鏈!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以來,字節、滴滴等新興力量也開始切入汽車后市場。例如,抖音旗下的懂車帝推出“懂懂養車”,貨拉拉推出“LaLa養車”,滴滴旗下的小桔養車也正式開放加盟。這些新玩家的加入,使得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同時也推動了行業的標準化、專業化和數字化進程。
眺遠咨詢董事長兼CEO高承遠認為,汽車后市場的理想生態是“分層競合”:巨頭做供應鏈、數據云、人才培訓等基礎設施;中小門店做就近、專業、有溫度的服務交付;車主用腳投票,評價公開。競爭應聚焦“誰能把配件更快、更準、更便宜地送到門店”,而不是“誰把誰告倒”。高承遠向經濟導報記者表示,“標準共建、數據互通、結果互認,才是行業級紅利!
汽車后市場足夠龐大,容得下多個玩家共同發展,但需要找到差異化的定位和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無論此次訴訟結果如何,都預示著汽車后市場的競爭將從單純的市場爭奪轉向更加復雜的競爭形態,包括法律手段、行業標準制定和生態壁壘構建等多個層面。對于行業參與者來說,如何在激烈競爭的同時保持健康的行業秩序,避免過度內耗,才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王先生”“劉先生”“宋經理”均為化姓。)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石瀟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