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瑪又推出了哪些新品?”
時至今日,這幾乎成了全球內容創作者共同關注的“固定熱搜”。
從橫店片場到東京澀谷的直播間,從紐約布魯克林的播客小屋到肯尼亞內羅畢的紀錄片營地,只要有人在拍、在播、在記錄,其使用的設備上就可能會出現那枚小小的“HOLLYLAND”LOGO——或是無LOGO的磨砂黑機身。
八年時間,猛瑪從一個無人看好的小眾賽道起步,硬是撬開了全球市場,把無線麥克風做成百萬博主離不開的“標配”。
然而,如何將一款款明星產品的階段性紅利,沉淀為支撐品牌長期發展的沃土,是猛瑪穿越周期、持續發展的必答題。

從“制造”到“創造”的蛻變
猛瑪的創業故事始于深圳華強北。
2013年,文利民、劉德志與Vincent三位創始人共同創立了昊一源——一家專注于無線音視頻傳輸與處理解決方案的企業。與許多深圳硬件公司的起點相似,昊一源最初以承接國際品牌的代工訂單切入市場
然而,代工并非他們的終點。創始團隊很快意識到,若缺乏自主創新,企業將始終被困于產業鏈底端,既難以掌握行業話語權,也無法獲取更高的產品附加值。正是這種清醒的認知,推動昊一源從“制造”走向“創造”,為日后打造自主品牌“猛瑪”埋下了關鍵伏筆。
2017年,昊一源創立了面向國內市場的品牌“MOMA(中文品牌名‘猛瑪’)”,并同時確立了其全球品牌英文名“HOLLYLAND”。在此后多年的發展中,兩個品牌分別在國內與海外市場并行發展。
2020年,猛瑪發布LARK 150,其首創的一體化充電倉設計引發了行業跟風,猛瑪開始在消費級市場嶄露頭角。
2023年、2024年,這家深圳公司已經連續兩年無線麥克風國內銷量第一,甚至力克數家海外老牌、高端廠商。而在海外市場,猛瑪的業務已覆蓋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營收的占比達到60%以上。
不久前,這匹來自深圳的行業黑馬再度展現出其戰略遠見。
2025年8月26日,猛瑪于深圳舉辦全球品牌戰略升級發布會,不僅一次性推出覆蓋無線圖傳、麥克風、直播相機、通話系統四大產品線的多款新品,更做出了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決定:正式將此前并行運營的“MOMA”(國內)與“HOLLYLAND”(海外)雙品牌,統一升級為全球品牌——HOLLYLAND猛瑪,從而實現品牌形象的全球一體化
自此,猛瑪正式開啟了全球化進軍的新篇章。
用互聯網思維打造音頻生態
“猛瑪的工程師真聽你說話——他們真聽,真去做。”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數碼科技博主影視颶風創始人Tim對猛瑪如是評價。
與傳統硬件廠商不同,猛瑪采用互聯網產品思維,通過持續固件升級讓設備不斷進化。用戶購買的不是一個靜態的產品,而是一個能夠持續改進的創作伙伴。
這種緊密的用戶聯系帶來了許多創新功能。無LOGO設計解決了創作者長期以來的視覺干擾問題;20檔AI降噪讓用戶在嘈雜環境中也能獲得清晰音頻;無線監聽功能為戶外創作提供了便利。

生態化布局是另一大特色。猛瑪不僅提供硬件設備,還開發了配套的音頻處理軟件Moma Audio Studio,提供一鍵降噪、智能均衡等專業功能。
據了解,猛瑪在全球擁有2000家經銷商和17個服務中心。通過建立本地化網絡,猛瑪不僅實現了廣泛的市場覆蓋,更搭建起一套敏銳的“需求感知系統”。這套系統能夠精準捕捉不同地區創作者的細微需求,確保服務響應及時貼心。
為了更深地融入本地生態,猛瑪在美國、德國、日本等關鍵市場直接設立子公司,組建本土化團隊。這些團隊深度理解當地文化與創作習慣,成為連接品牌與用戶最直接的橋梁。
值得注意的是,猛瑪并未堅持傳統的硬廣投放,而是與當地內容創作者、攝影師、視頻博主等合作,通過他們真實的使用體驗,將猛瑪產品的優點傳播給目標受眾。
“我們最在乎的就是用戶反饋,得到反饋后,我們公司的工程師、產品經理就會日夜兼程突破技術難點,全力滿足用戶的訴求。”HOLLYLAND猛瑪副總經理曹雪峰曾公開表示,“每一條吐槽,都是推動我們前進的動力。”
如今,猛瑪的產品已進入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超500萬創作者,年均增長率持續保持在50%以上。
抗風險與增長持續性受限
2019年起,短視頻與直播行業爆發式增長,音視頻設備也隨之進入快速迭代期。猛瑪敏銳捕捉到這一趨勢,憑借產品差異化策略成功切入市場。2020年,其推出的LARK 150無線麥克風,創新性地將收納、配對功能與充電功能集成于同一充電盒中,直擊傳統麥克風便攜性差、配件零散的痛點,迅速獲得市場認可。這款明星產品不僅助力猛瑪在音頻領域嶄露頭角,也推動公司營收實現快速增長。

然而,隨著市場迅速升溫,無線麥克風的競爭也日趨激烈。一方面,羅德、森海塞爾等傳統音頻巨頭憑借深厚的技術積淀與品牌溢價,在面對市場份額擠壓時果斷采取降價策略,使其產品在性價比層面重獲市場競爭力,嚴重沖擊了猛瑪等新興品牌的利潤空間。另一方面,行業巨頭大疆也強勢進入無線麥克風賽道。其最大的競爭優勢并非來自單一產品,而是源自其在影像領域長期積累的系統級能力。大疆的麥克風可與其旗下無人機、運動相機、穩定器等設備無縫協同,助力大疆構建起軟硬件深度聯動的閉環生態。這種高度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形成了猛瑪短期內難以突破的生態壁壘。
此外,盡管猛瑪產品迭代速度較快,但其在2025年推出的多款新品市場反響平淡,產品競爭力明顯下滑。在核心性能指標——如音質表現、復雜環境下降噪能力與信號穩定性等方面,并未建立起顯著優勢。即便早期產品如LARK MAX曾在降噪方面有所突破,但其后續迭代未能實現持續的明顯創新。
從商業模式來看,猛瑪仍高度依賴硬件一次性銷售,缺乏持續性的軟件服務或訂閱制收入來源。在當今以生態和用戶運營為核心競爭力的市場中,許多品牌已通過“硬件+軟件+服務”模式奠定長期盈利基礎,例如提供高級音頻處理功能、云端存儲或會員制音效庫等增值服務。猛瑪純硬件銷售的模式,使其在面對市場波動和競爭加劇時,抗風險能力和增長持續性面臨挑戰。
短期內,猛瑪仍可憑借過往積累的渠道網絡與品牌認知維持基本盤。其產品覆蓋線上線下多種銷售通路,并在短視頻創作者、直播從業者等垂直群體中仍保有認可度。但從長遠來看,在巨頭環伺、技術驅動的高競爭賽道中,猛瑪必須要完成從“單一產品成功”到“系統能力構建”的關鍵轉型。其核心挑戰在于:如何將品牌價值真正植入用戶心智,并探索出硬件銷售之外的可持續商業模式——這將成為其從“階段性的產品勝利”走向“長期的品牌生存”的關鍵。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石瀟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