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9月17日,樂陵市華暢調味食品有限公司員工正在運輸銷往海外的調味品。 賈鵬 攝 |
樂陵楊安鎮香辛料數智交易平臺的上線是一次產業的升級、一種生態的重構,必將成為立足樂陵、輻射全國、鏈接全球的香辛料產業數字樞紐 9月20日,山東省樂陵市楊安鎮以“智鏈未來·香聚全球”為主題的香辛料數智交易平臺啟動儀式暨黃河商品交易市場香辛料品種上線儀式舉行。來自全國香辛料原產地、交收倉庫、商協會、供應鏈金融機構、重點企業及質檢機構的300多名代表齊聚樂陵,共謀合作。 此次啟動的香辛料數智交易平臺,由楊安鎮調味品集團聯合黃河商品交易市場共同打造,平臺整合了銷售、采購、倉儲、物流、檢測全流程服務,并依托物聯網、區塊鏈及人工智能技術,首創“電子倉單+資金監管”機制。國際檢測機構的質量認證,有效破解了傳統貿易的信任難題。 樂陵市楊安鎮作為全國最大的調味品集散中心,復合香辛料占據全國市場份額的40%以上,產品出口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香辛料數智交易平臺自今年6月試運行以來,注冊交易商突破200家,成交額達5800萬元。 啟動儀式當天,天津麥味寶采購商陳錦華輕點鼠標,通過電子系統完成80萬元白胡椒跨境交易,10分鐘內即生成區塊鏈倉單,意味著“中國味都”正式開啟香辛料貿易的全球數字化時代。 在楊安鎮香辛料數智交易平臺大廳內,電子屏上實時跳動的白胡椒、孜然等大宗商品價格曲線,連接著新疆、河南、廣西等原產地與全球采購商。這個由楊安鎮調味品集團聯合國家級黃河商品交易市場打造的數智平臺,通過物聯網、區塊鏈技術構建起“電子倉單+資金監管”的創新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香辛料貿易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難題。 “過去跨國貿易最頭疼的是質量爭議,現在每批原料都附帶SGS的檢測報告和區塊鏈存證的流通數據。”首批入駐企業山東龐大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龐學輝展示著平臺上的溯源信息,國際檢測機構SGS提供的32項指標認證,讓他們的產品順利進入阿聯酋等中東市場。這種技術賦能的信任體系,使單筆跨境交易的驗廠時間從傳統模式的3天縮短至4小時。 支撐這場貿易革命的,是覆蓋全國的智能倉儲網絡。楊安鎮調味品集團總經理卞彬彬透露,為保障全球供應鏈高效運轉,平臺在全國布局了包括樂陵市楊安鎮調味品集團交割倉、廣西桂物物流等在內的九大交割倉,通過數字化系統實現實時庫存共享與就近調配。 “從廣西倉發貨到東南亞客戶手中,物流周期比原來縮短5天,成本降低12%。”平臺首批經濟會員、山東素喜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海濤對這種協同效應深有體會,九倉互通聯動,實現了線上線下無縫銜接,為產業注入了新動能。 試運行兩個月的數據顯示,平臺注冊交易商突破200家,成交額達5800萬元,其中中小商戶占比高達67%。這種普惠性的數字賦能,讓過去受制于信息壁壘的小商戶也能平等參與全球貿易。楊安鎮人大主席楊博介紹:“我們不僅提供交易工具,更通過‘樂陵調味品產業大腦’實現農業生產、加工交易、金融服務的全鏈條數字化。” 在數智平臺背后,是“中國味都”構建的完整數字生態矩陣。配套建設的調味品科技共享產業園內,全省唯一的共建共享實驗室為平臺交易提供檢測支撐;智慧云倉年處理1.45億單快遞的能力保障終端配送;而規劃中的歐洲、東南亞海外倉,將進一步延伸全球服務半徑。 “貿易全球化是產業新機遇,從肩挑背扛跑展會到云端對接全球客戶,數字技術讓‘楊安鎮味道’有了更廣闊的舞臺。”楊安鎮黨委書記孟憲軍表示,平臺二期將重點建設供應鏈金融模塊,通過倉單質押等創新工具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當地已通過味博會海外行、調味品海外推介會等活動幫助30余家企業完成“上云出海”轉型,產品遠銷70個國家和地區。“以數智化交易平臺為支點,我們正推動傳統農業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孟憲軍認為。 “今天的樂陵,天時、地利、人和齊備。這里有清晰的產業規劃、完善的配套政策和高效的政務服務,更有一支懂企業、重實干、講誠信的干部隊伍。”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徐小虎表示,平臺的上線是一次產業的升級、一種生態的重構,必將成為立足樂陵、輻射全國、鏈接全球的香辛料產業數字樞紐。 (賈鵬 靳汝樂 蘇安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