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導報》“鷹眼IPO觀察”9月24日刊發獨家調查《被民政部曝光九年仍在運作——中國新能源協會“山寨社團”疑云》后,經濟導報記者近日發現,“中國新能源協會”網站(域名:zgxnyxh.com)目前已停止運行,困擾市場長達10多年的該“山寨社團”終于消失在人們視野中。

相關報道:《被民政部曝光九年仍在運作——中國新能源協會“山寨社團”疑云》
在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一個名為“中國新能源協會”的組織正在以“行業協會”的名義高調運作。
近日,經濟導報記者接到讀者反映稱,他遇到自稱來自“中國新能源協會”的人員。但細心的他發現,這家“協會”多年前就曾被民政部公開曝光,且至今仍未在民政部門登記。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這一協會組織早在2016年起就被民政部多次點名曝光,列入“離岸社團”“山寨社團”名單,至今仍未在民政部門合法登記,但如今仍在活躍運營,其官方網站更新頻繁。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家協會背后還關聯著山東企業及個人。
被民政部多次曝光的“山寨社團”
經濟導報記者在百度上搜索“中國新能源協會”時發現,百度百科頁面對其有明確標注——“民政部曝光的山寨社團”。
百度百科詞條寫道:中國新能源協會是民政部多次曝光的未合法登記的社會組織。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間,該協會先后被列入第五批、第七批、第九批、第十二批、第十三批“離岸社團”“山寨社團”名單。民政部核查認定其利用與正規組織相似名稱開展活動,并通過公開名單呼吁公眾提供舉報線索以加強監管。
根據百度百科梳理的曝光歷程:2016年4月,中國新能源協會首次被民政部列入“離岸社團”“山寨社團”曝光名單,該名單由中國社會組織網發布。
2016年5月,民政部公布的第七批137家非法社團中,再次提及該協會,并明確其未依法登記的性質。2016年7月,在第九批220家非法社團名單中,該協會被列為第63號,屬于能源行業領域的非法組織。2016年9月,民政部第十二批名單將其納入,表明其未被合法化。2016年10月,民政部第十三批名單再次確認其“山寨社團”身份,強調其活動存在誤導公眾風險。
百度百科還補充了對其“定性說明”——民政部指出,此類社團通常通過注冊境外機構并境內活動,利用名稱混淆性獲取不當利益。2016年4月至2021年8月期間,中國新能源協會多次被民政部列為“離岸社團”“山寨社團” 。
根據百度百科“中國新能源協會”詞條的參考資料鏈接,民政部網站、人民網等不同官方渠道,都曾公布過“離岸社團”“山寨社團”名單,在多個批次的名單中明確點名了該協會。
至2025年,中國新能源協會依然未在民政部依法登記。經濟導報記者通過民政部所屬的全國社會組織信用信息公示平臺進行社會組織查詢顯示,“該組織未在民政部門登記。請您注意風險,加強防范。”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中宣部、中央網信辦、公安部、民政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曾聯合開展行動,對違法違規開展活動的文化類“山寨社團”進行專項清理整頓。
新華社發布的新聞稿當時特別指出,一段時期以來,一些在境內未注冊登記或被撤銷登記的組織、在境外成立在境內未經登記備案的組織和以文化類社會組織名義出現的企業,違法違規開展活動,有的冠以“中華”“中國”“國際”“世界”等字樣,有的故意模仿國內合法登記的社會組織名稱,大肆行騙斂財,嚴重損害了公眾文化權益,敗壞了社會風氣,群眾反響強烈,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網站仍在活躍,備案追溯到山東企業
然而,時至今日,中國新能源協會并未“消失”,反而持續運作。
經濟導報記者登陸“中國新能源協會”官方網站(域名:zgxnyxh.com)注意到,該網站更新頻率較高。
僅9月13日一天,網站就集中發布了13篇“行業資訊”,內容涉及“2025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會”“甲醇項目動態”等。
此前9月1日更新了5篇文章,7月6日也有更新,并引用了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報道。最早可查詢的協會資訊更新可追溯至2023年11月。
協會網站顯示,其辦公地址在“北京海淀區東北旺路103院”。但值得注意的是,該網站域名的ICP備案號則為“魯ICP備2023023058號-1”。
經濟導報記者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政務服務平臺ICP/IP地址/域名信息備案管理系統查詢該ICP備案號,查詢結果是“山東賽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就是說該網站的備案主體是一家山東企業。
進一步查詢企查查APP顯示,山東賽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由山東中科賽鉑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持股99%,后者成立于2022年11月,注冊資本2000萬元,注冊地址在青島膠州市三里河街道福州南路97號寶龍城市廣場,該公司參保人數為0。
而山東中科賽鉑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的大股東則為海南賽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持股80%),另一位自然人股東持股20%。
經濟導報記者還注意到,“中科賽鉑”也出現在了中國新能源協會網站中。
在該協會網站的“產品介紹”中,重點宣傳一個名為“新能源動能驛站”的項目,是“中國新能源協會推廣項目”。網站顯示,該項目即由“中科賽鉑集團提供技術支持”。
該項目宣傳圖上的關鍵詞包括“節能環保、降低油耗、清理積碳、防凍液、潤滑油”等,宣稱新能源動能驛站主要提供汽車用品24小時無人售后服務,主要經營汽車玻璃水、尿素、汽車尾氣增效劑等,并強調“投資成本低、回報周期快、手續資質易辦理。”
理事長云集,合作伙伴頻現山東企業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不僅該協會網站背后的企業是一家山東本地企業,網站所列的協會成員及戰略合作伙伴中,也不乏山東籍人士及本地企業。
該協會網站“協會成員”欄目顯示,理事長陣容多達五人,包括宋鴻林、宋國、徐春華、丁曉程。副理事長有曹光輝、肖左東、徐文才;商學院院長為郭峰;研究院燃料技術導師為徐振;副秘書長為李景鴻;副會長為蔣文明。
其中,協會部分“理事長”與山東企業有關聯。比如,網站所列出的協會合作伙伴——山東騰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即由宋國100%持股。企查查信息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18年,注冊資本3600萬元,但實繳資本僅421萬元,參保人數為0,注冊地址在泰安市岱岳區,經營范圍包括特種設備制造等。
除此之外,該協會網站列出的“協會戰略合作伙伴”還包括一些山東企業,這些公司均由自然人持股。比如:山東岱宗機械工程有限公司,其成立于2013年,注冊資本2000萬元,參保人數為0,注冊地在泰安新泰。
德州萬聯海通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注冊資本100萬元,注冊地址在德州武城縣。
山東濱璽新能源有限公司2023年成立,注冊資本300萬元,注冊地址在青島黃島。值得一提的是,企查查信息顯示,這家企業在2025年4月被青島黃島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單,原因是“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與企業取得聯系”。
與正規機構混淆,風險不容忽視
在中國新能源協會官網“關于我們”的宣傳介紹中,“中國新能源協會是由國內外新能源環保科技領域內的企事業單位聯合中國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發起依法組成的社會團體。”
而企查查信息顯示,“中國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注冊的私人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在協會網站“入會加盟”一欄中,該協會還打出“入會即可享受五大商會服務項目”,并稱“成員間相互溝通交流獲得更好的投資方向及合作伙伴,商會也有專業的商業指導專家進行一對一、一對多指導,更好地提升企業在本行業的業務能力。”
同時網站稱,“全國新能源產業由新能源制造、建設、發電、運營、服務等相關企業、團體和個人組成的非營利性會員組織,現有會員1000余家,涉及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建筑、儲能、氫能、分布式能源、低碳減排和節能能效等領域。”
其還寫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協會曾舉辦了一次活動,12家新能源汽車鏈條企業代表以6大案例和6大快閃案例的形式,介紹了他們在新能源汽車銷售、平臺管理、充換電運營、電池回收利用等領域的實踐經驗。此外,新能源商會秘書長曾少軍表示,如今中國的新能源是高鐵之后絕對叫得響的第二張國家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曾少軍是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秘書長,目前可查的公開信息顯示,其與這個所謂的“中國新能源協會”并無關聯。
從2016年至今,“中國新能源協會”至少被民政部五次曝光,確認其“山寨社團”身份。但9年過去,該協會依舊活躍。
這不僅暴露出“山寨社團”清理的難度,也提醒公眾,在面對所謂“全國性協會”時,必須擦亮眼睛,通過民政部等正規渠道進行核實。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